个关

    西、旧河南道百姓已经习惯了这种纺织品,现在就连河北、河东、湖北等地的百姓也日渐接受这种保暖御寒之物——其实春秋两季也能穿,织薄一点就行了。

    而随着民间绵羊保有量的爆发式增长,羊毛产量迅速增加,毛布价格也在慢慢回落,变得越来越亲民。总有一天,毛布将变成风靡北地乃至江淮流域的大众商品。

    市场大了,自然就有人动脑筋,新花样的毛布定然会不断涌现。

    丝绸制品的演变摆在那里,羊毛也不会例外。

    而这个提花机,显然已经有资格得奖了。

    乾宁三年(896),第一届「夏王赏」得主是王雍,因其着了一本有关人、牲畜、草木血脉的理论书籍。获3600缗赏金,后升任河南尹。

    乾宁四年(897),第二届「夏王赏」被颁发给了邠州农妇崔氏,因其最先弄出了一套毛纺机器。

    机器固然简陋,效率也不是很高,但开创性母庸置疑,当地官府上报之后,邵树德下令颁奖。崔氏得钱3600缗、袭爵新平郡君,其丈夫被拔为里正,二子一入州军,一入县衙为胥吏。

    乾宁五年(898),第三届「夏王赏」被授予摩尼法师,因此着了一本名曰《几何》的国子监教材,得钱3600缗,另授中大夫散官。

    乾宁六年(899)轮空,无人得赏。

    天右元年(900),第四届「夏王赏」被授予夏州农妇拓跋氏,因其培育出了「乌延羊」献给拓跋思敬,思敬再献给朝廷,故得钱3600缗、袭爵朔方郡君,其夫拔为里正,诸子安排工作。

    建极元年(901),第五届「夏王赏」被授予工部船舻司员外郎马万鹏,因其主持建造了「海交」号而得赏。赏钱3600缗不在话下,另袭爵麟游县男、食封三百户。

    建极二年(902),轮空,无人得赏。

    建极三年(903),军器监魏十一郎提出汝州煤中含有「石流黄」,故用来炼制刀剑易脆折。又提出一些铁矿石中亦含「石硫磺」。但他的这两种说法都没法得到有效证明,「冒黄烟」这个证据并不足够充分,虽然很多工匠认同了他的说法。

    邵树德觉得规矩就是规矩,没法证明自己的理论,那就不能赏,故本年轮空。但他私人赏钱千缗,以资鼓励,嘱咐他继续研究,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理论。

    ….

    科学是严谨的,提出了理论,那么一定要得到证明,实事求是的态度是邵树德一贯强调的。他也通过这种严谨的态度,来潜移默化地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建极四年(904)——也是今年颁的第六届「夏王赏」,授予了安东府旅顺县主簿李谟。

    因其在读国子监营建科时期,指导修建紫薇城的工匠创造性地运用几何、力学知识,修建了很多拱形、弧形结构,并参与洛阳下水道拱门、天津桥拱形结构的修建,精确计算出了所需砖石的用量,节省了大量不必要的开支。

    有此诸多功绩,得赏3600缗,升任安东府营口令。

    今年(905)的奖要明年来颁——也就是第七届「夏王赏」——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就是这个通过改进丝绸织机而得到羊毛提花机的河南府农妇刘氏了。

    虽说丝绸早就可以织造花纹了,你改进过来织羊毛花纹,看似进步不大,但新事物就是新事物,邵树德愿意颁奖,一点不吝啬。

    对了,颁奖机构已经变成了内务府,毕竟这个奖快十年了,一直都是邵树德私人出钱,划到内务府名下也正当其时。

    第八届「夏王赏」其实也有眉目了

    ,应该会是司农寺的人得奖,因为培育出了挽力较大的「铁力马」。

    邵树德辛勤十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