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深山,取熊鹿狐兔,杀获甚多。」

    这种浓烈的尚武风气,民间广蓄私马的行为,以及藩镇割据的动员能力,或许才是胡人打不进来的最主要原因。

    回鹘、突厥、契丹之辈,未必弱到那种程度。只不过中原的「胡风」太盛了,压制了人家罢了。

    裴冠在马市看了许久,至一家店铺门前,问道:「为何不见高大健马?」

    「都在军中呢。」许是没什么生意,店家没好气地回道,旋又看见裴冠身后的武夫,立刻改了态度,道:「客人有所不知。自李国昌父子之乱,楼烦监败坏,河东官马就没了。后来晋王重建,也不太行,不得不征调私马。将校的私马不敢征,小老百姓的征不得吗?」

    裴冠有些懵。李国昌父子之乱?这也是能说的吗?

    不过那些晋兵都在吃梨,根本不管。好吧,或许他们听见了,但店家说的也是事实,有必要堵人家嘴吗?晋王自己听了,可能也一笑置之。

    风气如此,正常。

    「幕府经常征私马?」裴冠小声问道。

    「以前不多,现在多了。」店家满不在乎地说道:「再征几年,百姓的没了,就得征将校、商贾的,咱们这马市多半也开不得了。」

    「马都去哪里了?」裴冠问道。

    「这还用说?」店家笑了,道:「与夏人厮杀,冲阵一次,要死多少马?战事紧急之时,为了快速增援,得跑死跑废多少马?而今年年征战,再多的马也不够耗的。」

    「可有解法?」裴冠继续问道。

    「先把官马三监恢复了再说吧。」店家叹道:「不过河东乏能人,都是一帮饭桶,我看悬啊。其实那么多山岭,养马地多不胜数,就是没人会做事,恨啊!」

    听店家这么一说,那几个正在吃梨的晋兵终于有反应了,却不是责问店家,而是跟着一起叹气。

    裴冠理了理思绪。

    河东本是块宝地,有盐、有铁、有粮、有马,还有数量众多的粗通武艺,经受过多年土团乡夫训练的丁壮,更有熟稔战事的大将,为何混到这个地步?

    李克用不善理政只是一部分原因,更深层次的因素,则是战事太频繁了,慢慢耗尽了原本极为富庶的家底。

    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汉人、沙陀人、粟特人、吐谷浑人、回鹘人、鞑靼人等等,无一不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穷困潦倒。

    晋阳是首府,是前唐北京,是大都会,眼看着都要物资短缺了,可想而知其他地方是什么模样。

    圣人结好李氏,善待河东降人,固然是不错的攻心计。但想要攻心计能发挥作用,也得现实来配合。如今河东的景况,却大大增加了攻心计的威力。

    这是圣人的堂堂大道,无上兵法,以正奇结合的方式,瓦解河东的军心民气。

    当年与李克用结义之时,圣人或许没想到这么多。但他非常擅长一鱼多吃,会不断挖掘每一件事的潜力,李克用栽在他手上,并不冤枉。

    「见微知著,吾知并州事矣。」裴冠感慨一声,离开了坊市,回到贺宅之中。入内之时,得仆夫来报:晋王于重阳节之日置宴,请裴少卿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