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农寺新送来的挽马颇有微辞。

    谁用谁知道,司农寺只管「育种」,然后在自家牧场里做小范围的试验,发现不错,就「定型」一种马,然后挑选这批马里比较强壮的公马,使劲播种,生出一大堆后代来,然后再配发到军中,做更大范围的试验。

    这次送来的马号「铁力马」,挽力强劲。

    一般的运粮辎重车,载粮25斛(约1.35吨),加上车本身的重量,在普通驿道上,需要两匹挽马来拉。

    听起来有点废,但你要说旧挽马有多差,其实也不尽然。

    两匹马拉25斛粮,其实运力是有些微剩余的,但为了马匹健康考虑,以及稀烂的路况,也就没多运。

    新来的铁力马就有点尴尬了。

    载粮25斛的车,它一匹拉不走,两匹的话又太浪费,尬在中间了。而以河北驿道比较差的状况,上大马车又有所顾虑,真是左右为难。路面状况对马车通行能力的影响,其实是十分巨大的。

    一般而言,挽马在「软路」上更费力气,而在平整的石子路上,甚至能拉起软路上两倍的重物。

    如果是铁路,挽马能拉石子路上四倍的重物——马拉货车铁路。如果是在运河上,挽马能拉铁路上五倍的重物。

    所以说,修路的意义极其巨大。

    坑坑洼洼的路面,不但坑人,也坑马。

    路面不够宽,大马车都走不了,至少会车时极其麻烦。

    路面不够平整,就必须减轻载货量,降低速度,同时马车故障率提高,维修成本增加,马的健康和寿命也会受到影响。

    邵树德坚持修一等国道,就出于这方面的因素,因为好的交通基础设施,确实能提高全社会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最终每个人都得利。

    河北驿道,目前来看状况很差,修修补补,补补修修,然而还是在不断崩坏....「阿爷,这些马还不如骡子。」方才安抚马儿的少年来到一将领身前,说道。

    少年名叫西方邺,定州满城人,少有勇力,骑射双绝。

    他父亲西方再遇,原为梁军将校。宣武军覆灭之后,随大流一起投降,后辗转各路杂牌军,参加了多场战事,立下功勋。如今老退到了地方,担任濮州州军指挥使,儿子西方邺亦在濮州军中担任小校。

    「此事你无需操心。」西方再遇训斥道:「皇后将从魏州乘船北上,届时这几百匹挽马会配发过去拉纤。」

    西方再遇对儿子其他方面都比较满意,就一点不满:心浮气躁,急功近利。

    在濮州军中罕逢敌手,就自以为英雄了得,然后终日嗟叹:圣人为何没听过我的名字?圣人为何还不提拔我?圣人身边的都是庸碌之辈,那什么夏鲁奇都是吹出来的吧,为何不召我当侍从?如此种种。

    每每听到这些话,西方再遇都臊得慌,生怕儿子这些话流传到外边,成为笑柄。

    他是真真正正厮杀半生的武夫,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纵然你真有吕布、项羽之能,不说别的,魏博衙兵围起来,都能将你斫成肉泥。而魏博衙兵被大夏禁军击溃了....

    他是真的担心,哪天儿子给他闯下祸事来。

    「拉纤好,拉纤好啊!」西方邺一听,眼睛就亮了,笑道:「这马虽然能吃,但力气是真大,弄个几匹,就能拉一艘三千斛的粮船。」

    「是啊,省了几十、上百个百姓出来。拉纤可是苦活,岂能长久人役之?「西方再遇亦感叹道:「其实,这是我最佩服圣人的地方。古来拉纤,也有用马骡的,但终究比较少。圣人在畜生——呃,牲畜这一途上,真是玩出花了。铁力马拉纤其实不错,节省出来的民

    力、钱粮,可以修缮道路,也可以如去岁入冬时一样,疏浚永济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