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确实军心浮动,窃窃私语,大有跟着一起作乱的架势。

    在那个时候,很多武夫用挑衅、玩味的眼神看着李嗣恩,只要有人振臂一呼,说不定就上去乱刃分尸了。

    但到了这会,李嗣恩通过观察武夫们的表情、动作,气势却越来越足,大有训斥他们的意思了。

    不,更准确地说是施恩。我在叔父面前替你们求情,让你们能活下来,还不赶紧跪下,听我命令行事?

    气势这东西,确实是此消彼长的。你弱,别人就强,你强,别人就弱下去。总之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很有意思。

    “你是军使,你说了算,我等听令便是。”良久之后,终于有人说话了。

    此人是一个军官,虽然是燕人,但受过李嗣恩的恩惠,本来也不想杀他,只不过被大势裹挟,身不由己罢了。此时见气氛出现了微妙的变化,立刻跳出来打配合。

    李嗣恩赞许地看了他一眼,又把目光投在几个平日里比较有威望的小校身上。

    几人受不住他的目光,纷纷说道:“军使做主便是,我等无不遵从。”

    “好!”李嗣恩一拍大腿,道:“随我下城,开门!”

    说罢,当先而走。亲信们紧随其后,士兵们都是随大流的,有军官带头了,便收拾心情,一起跟着下城。

    幽州的东城墙在后世烂漫胡同那条线上。城门口有一些守军,多为幽州州兵。

    见到大群军士杀过来,他们有些愣怔。

    “我欲开城,你等要阻我么?”李嗣恩大咧咧地站在那里,问道。

    数百军士已经在他后边摆开了阵势,到处都是弓弦绷紧的声音。

    州兵们僵持了一会,最终由一名小校上前,道:“我等这便开城,不劳李将军亲自动手。”

    说完,他大手一挥,幽州州兵们走到绞盘旁操作起来。

    吊桥首先被放下,然后是城门……

    幽州城,就此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