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器之重,傥非德充宇宙,功济黔黎,著重华纳麓之功,彰文命导川之绩,允熙帝载,克伐天工,则何以统御万邦,照临八极……元帅夏王,龙颜瑞质,玉理奇文。以英谋睿武定寰瀛,以厚泽深仁抚华夏,神功至德,绝后光前……万机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久违

    ,神祇叶心,归于有德。朕敬以天下传禅圣君,退居旧藩……”

    这是第三份册文了。

    第一份的语气很平静,主要讲了讲尧舜之事、谶纬之说,谈了谈唐室失德,天命归于有德之人。

    邵树德拒绝了,理由是他扫平天下,是为天下苍生请命,并不存在私心。

    第二份语气稍有些加重。针对邵树德推辞的理由,着重讲了他的功绩,对天下的贡献,认为如此不世之功,只有你合适当天子,劝说的意味更浓一些。

    邵树德同样拒绝了,理由是天下有才之人,有功之人太多了,不合适。

    请注意,这里面禅让一方、推辞一方的语气、理由都是有变化的,事实上是跟着流程在走。

    今天来了第三份册文。这一次语气更加迫切,并且用了“万机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久违”这样的催促语句。

    按照规矩,这一份仍然要推辞。

    于是,只听邵树德叹道:“大唐先圣建皇图,焯鸿业,二百八十祀,我岂忍毁之?不妥,不妥。”

    这一次虽然还是推辞,但语气有所减弱。看理由就知道他身为唐臣,不忍毁掉大唐二百八十年基业———决心似乎没以前那么坚定了。

    大伙都是人精,知道下一封册文就要劝太傅“不拘小节”,为天下苍生计,完全舍弃自己的私心,不要计较他人的毁谤,尽快登皇帝位,造福天下。

    而那一次,太傅就不会推辞了,他会抱怨众人陷他于不忠不义,然后“勉为其难”地去当皇帝。

    整个禅让流程,至此便算完成了。再后面,就是新君登基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一切尽在掌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