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在书房或者去田庄熟读诗书,等来年的大考的时候下场,先给赵家光宗耀祖考中一个秀才,然后在中进士,想办法在京城某一个小官,这才是给你爹长脸了……”

    赵永乐的父亲,虽然自己是商人,但是心心念念的还是让儿子能改变门楣,让他们赵家成为官宦之家。

    做一个小京官,哪怕只是七品官员,那也是光宗耀祖的让人腰杆挺的笔直的,而自己儿子聪颖无比,赵家的希望可就全放在他的身上了。

    赵永乐看着父亲一张一合的嘴巴,还有老生常谈的说教,只觉得哭笑不得。

    这都回到唐朝了,还是有父母逼着读书?

    “爹,以后天下太平,而且当朝商贾之人地位并不低,咱们有钱有闲做一个富家翁不好吗?何必要逼孩儿做不喜欢做的事情?你就乐淘淘的喝酒逗鸟不开心吗?别管我了……”

    赵永乐有自己的想法,这个时候还去考什么秀才,真是迂腐。

    在大唐他可以赚很多很多钱。

    因为,那些四书五经文言文,穷其一生去熟读和研究,对于他来说,就是浪费人生和表情,干点自己喜欢的事情,趁着天下太平好好享受一下生活,四处走一走,也比埋头苦读去考什么秀才好。

    “我是你爹,怎么能不管你?咱们这一脉,还不是靠着你太爷爷曾经当过京官,就是靠着他五品的京官才让我们赵家积攒下这些家产,你懂不懂,要读书,要京官,哪怕只是六品七品,我也有脸去见列祖列宗了……”

    “你要是那么喜欢当官,你为啥不去?”

    赵永乐一句话,把父亲呛的都要翻白眼,气呼呼的嘴里喊着孽子,但是却依旧不肯动摇自己的想法,甚至语气生硬的俩了一句。

    “我不管你了,反正我要给你请最好的私塾先生来家里教你,剩下的日子,你安心的给我读书,不要再去酒楼折腾了,那个赚钱的事情,有我就行了,你安心读书考中秀才进士就好……”

    赵老爷子此时是不死心,他丝毫没有管儿子都十五六岁了,还不是秀才的事实,在他看来,家里有钱了,就得让孩子读书想办法做官,哪怕只是一个小官,那也比在酒楼厮混强一百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