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看。

    韩度深吸一口气,嘶喊道:“那是因为只要天下一进入盛世,除了百姓缴纳的赋税之外,文官还会不断地巧立名目,收刮百姓的财富。起初的时候,因为百姓有着一定的积蓄,所以这种收刮并不明显,就连百姓也不会察觉到有什么不对劲。可是等到百姓的财富被收刮干净,这个时候的文官不仅不会主动减轻百姓的负担,反而会变本加厉的继续巧立名目更加猛烈的收刮百姓。所以殿下翻看史书的时候,才会看到,一个偌大的王朝,在短短数十年之内边会逐渐分崩离析,天翻地覆。”

    朱标张了张嘴,想要反驳韩度,脑海里千言万语闪现,却找不到一句能够指出韩度不对的话,最终只余下一声叹息。

    “你说的没错,既然百姓们能够在天下安定的时候,在短短数十年之内就让天下走进盛世,那没有道理不能够在盛世当中过的更好。”

    韩度见朱标点头赞同,心里顿时送了口气,能够劝到朱标,让韩度整个人都轻松下来。原本韩度也没有把握,朱标能够将自己的这些话给听进去。毕竟他从小接受的就是儒家的教育,什么武将只能开疆,什么文官才可以治国,什么盛极而衰、循环往复等等,这些都是朱标从小就听进脑海里面的,想要让他摒弃这些儒家灌输给他的理念,跳出来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问题,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好在结果和韩度期望的一致,朱标的智慧让他能够站在韩度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问题。角度不同,看到的利弊自然不同,这么一眼看下去,朱标便知道韩度说的是对的。

    “所以,我从来就不信什么文官治国。如果文官真的能够治国,那他们就应该将天下治理的越来越繁荣昌盛,而不是在盛世走向衰落的道路。”韩度撇撇嘴,满眼都是对文官的鄙视。

    朱标凝神说道:“可是孤还是不明白,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孤对文臣的了解颇多,却没有发现有你说的巧立名目的。”

    韩度抬眼看了一下朱标,不知道他是哪里来的自信,敢说文官当中没有人巧立名目收刮百姓。正色说道:“殿下,即便是现在,臣也该像你保证,就此时此刻天下官员一定有人在巧立名目收刮百姓贪墨肥己,但是这种人现在肯定还不多。殿下之所以看不到,那是因为和殿下接触的几乎都是京城文官,有皇上坐镇,那些文官才丝毫不敢放肆。出了京城,越是远离京城的地方,他们的胆子就越大,就越是有人该收刮百姓。”

    “而且,皇上百战而立天下,威望极高无可匹敌。不管是什么样的官员,面对皇上都只能够退避三舍,不敢针锋相对。但是,殿下扪心自问,若是继承大位,也能够有皇上的威势么?”

    “当然没有。”朱标毫不犹豫的说道,对于这一点他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韩度继续说道:“殿下虽然没有皇上的威势,但是殿下的威望也是极高,因此这个时候文官还不敢造次,所以大明也可以顺利的迎来盛世。可是以后的帝王,声威就更加不如殿下了,若是有足够的手腕还好,若是没有足够的手段,那肯定会和文臣爆发冲突。到了那个时候,要么帝王有着足够的实力,将百官给强行压下去。要么......”

    “怎么样?”朱标脸色不好看,抬眼望着韩度。

    既然朱标问了,那韩度也没有什么不敢说的,咬牙突出几个字来:“反客为主,文官获胜,将皇权架空,让帝王成为一个人形印章。”

    “碰~”朱标愤怒的一拳锤在桌子上。

    韩度知道朱标愤怒,可是再愤怒也不得不面对事实。眼中喷火道:“这样的事情,以前的文官并不是没有干过。前宋的时候,不就是文官在和帝王的交锋当中大获全胜,将后来帝王的权力彻底架空了吗?帝王的旨意,一个文臣稍有认为不对,便可以直接驳回。这不是架空皇权,这是什么?若殿下不信,可以自己对比试试。现在朝中的大臣,有哪个敢驳回皇上的旨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