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长沙王,小民诛杀督护吴畿,确有此事,小民甘愿领罚,也任凭长沙王发落。”

    对于司马乂的责问,李峻没有做任何的辩解。

    杀吴畿的事,除了当时在场的人,也就只有李澈知晓,这也是李峻在书信中告知李澈的。

    司马乂会知晓,定是李澈与他说过,要是想处罚也根本不用等李峻到洛阳才治罪。

    听着李峻的回答,司马乂先是一怔。

    他本以为李峻会说出复仇此类的话,毕竟坪乡惨死了数百的无辜民众,为了一己之欲而让如此多的人丧命,就是朝廷律法也不能饶过吴畿。

    “敢做敢当,不亏是乱军中取齐万年首级的李二郎啊。”

    司马乂欣赏李峻的耿直,也欣赏眼前这个血性的年轻人。

    复仇,杀数千人而不留活口的复仇,做的干脆利落,做的也是狠辣果决。

    司马乂虽然身居高位,但年纪只比李峻大了七岁,他也有着年轻人的血性。

    正是凭了这份血性,他剿杀了司马冏,做到了如今的位置。

    对于李峻以及李家的忠诚,司马乂也有所了解。

    现在的李家是小民,而在几年前,李家却并非是平民,已故的李家父子更是洛阳城中的显贵。

    一份忠诚,一份至死不渝的忠诚让李家父子丢了性命。

    然而,获得了这份忠诚的天子却忘了,忘记了李家父子,也忘记了一门忠良的李家。

    司马乂觉得,李峻应该是秉承了不伺二主的家训,才让年少的他辞了官职甘心为民。

    这份骨气,这份忠勇还有什么不可信任的呢?

    或是同龄人的惺惺相惜,又或是上位者的惜才爱才,司马乂露出了笑意,并向李澈点了点头。

    “李世回,你对当下的朝局有何看法?”

    忠勇是走进上位者的基础,谋略才是被上位者所倚重的关键。

    司马乂急需的是人才,并不是一个只会死心塌地的悍勇之人。他不知道李峻的谋略如何?不敢轻易地将重任交与李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