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西府军进入了长安城,这让他大为恼怒,也印证了李峻的居心叵测。

    再则,经过与各夷部的会商后,大家一致觉得在石虎的残暴下,各方的利益都无法保证,不如合力将羯胡军赶出西北,维持当下的利益分配。

    故此,得到支持的刘胤从上邽向东进发,其余的夷部陆续跟随,近八万的兵马最终集结在了醴泉的仲桥一带。

    八万对两万,刘胤在兵力上占了绝对的优势。

    他决心一举击溃长安城外的石虎军,同时也要赶走占据长安城的西府军,重新夺回国都。

    对于刘胤联军的逼近,石虎早已经得到了消息,这也是他放弃攻打长安城的主要原因。

    石虎在做出迎击的同时,也命人告知已经抵达高陆县的石生,让他无须前来会合,直接领兵奔至池阳南的丰原,攻击刘胤联军的左翼大营。

    作罢安排后,石虎拔营向西,领兵杀向了仲桥东的孟侯原,那里正是刘胤的中军大营所在地。

    石虎军的离开,李峻在第一时间便收到了消息,他觉得城外的这场战事似乎有些看头了。

    仅从兵力的数量来看,南阳王刘胤应该占据了优势。

    秦雍境内的匈奴屠各部、集木且部,以及氐族王蒲洪、羌族首领姚弋仲,皆亲率本部兵马加入了刘胤的讨伐大军,就连避难于雍州的北羌王盆句除,也带着残存的族人聚集在了仲桥。

    军报上称刘胤的兵马大约能有八万多人,可李峻觉得远不止这些。

    刘胤一旦首战取胜,他的兵力还会有所增加,那些已经加入的以及尚在观望的夷部会加大兵力的投入,以便为后续的利益分配获得更大的话语权。

    如此算下来,刘胤的总兵力至少会达到十万之多,这股数倍于羯胡军的力量应该会获胜吧?至少也能打个平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