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军也会随我尽数退出江陵城,若有需要,兄长可命人到百里洲寻我。”

    刘璠没有想到李峻真会走得如此干脆,心中不免为自己的那些想法感到有些惭愧,赶忙起身送李峻出府。

    “杜麟,你让裴松明再想办法买些军粮给贾疋,人情还是要还的。”众人刚走出府门,李峻似作无意地吩咐了杜麟一句。

    李峻说话的声音不大,一旁的刘璠却是听得真切,忙开口道:“世回,这事你就别操心了,彦度那边的军粮我来解决。”

    说着,刘璠对身边人吩咐道:“去告知粮官,让他筹集三万斛米送到百里洲。”

    “这...这不太好吧!”李峻见状,赶忙假意推辞。

    刘璠笑道:“世回,你也说主宾有序,你们到了荆州便是客,我理应尽地主之谊。”

    李峻笑道:“那好,既然兄长如此说,世回也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多谢兄长相助。”

    望着离去的李峻一行人,刘璠身侧的参佐轻声道:“将军,如今荆州之粮亦是紧张,一下子拿出这么多的粮食,咱们的军粮也要犯难的。”

    刘璠苦笑道:“我如何不知呢?可没看出来吗?李世回就是要咱们出这份粮,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其实也无妨,天下乱成这个样子,大家终归要有些照应的。”

    刘璠见参佐还欲劝说,摆手道:“李峻也好,贾疋也罢,他们都领兵守在西边,而且也与咱们算是熟识了,我现在供给他们军粮,他们好过了,我也就自然少些对西边的担心。”

    如今,天下大乱,天下也到处都是大灾。

    严峻的灾情已然让各地饿殍千里,哀鸿遍野,易子而食与杀人果腹的惨况更是时有发生。

    荆州虽也缺粮,但毕竟是鱼米之地,受灾的郡县也不严重,百姓尚能有一口活命的粮食。

    正因如此,刘璠为了自己的利益着想,他也要支持李峻与贾疋。只要他们能稳住西境,就不会有太多的流民涌入荆州,更不会有人能从西边攻入荆州,这会让自己在兵力部署上省去了许多的麻烦。

    ★★★

    “山色湖光看四面,楚王台并庚台高。”

    黄昏时分,李峻带着家眷踏上了百里洲,也同时看到了这座江心洲在晚霞中所呈现出来的古朴之美。

    若是想过上闲云野鹤游人间,孤舟蓑笠乐清闲的生活,李峻觉得这里还真是一个最佳之所。

    安置好了住处后,李峻与裴璎夫妇便守在了母亲李云氏的身边。母子二人许久未见,再加上这一番磨难,老人少不了要多说些话,也更是流了不少的清泪。

    不过,李云氏看到儿子能有如今的成就,虽依旧有些担心,却也是在心中暗自骄傲,觉得自己就算是死了,也能对得起李家的列祖列宗。

    老人毕竟上了年岁,又是大病初愈的身子,不多时也就觉得有些乏累了。

    李峻见状,赶忙扶着母亲躺下,直到李云氏睡熟后,他与裴璎才轻手轻脚地走出了房门。

    此刻,正值盛夏时节,虽有夜风吹散一些空气中的湿热,但白日里留存的暑热还是让人无法久居屋中。因此,李耹与李茱等人都坐在空旷的大院中,相互闲聊地说着话。

    这一次的搬迁,李峻的两个姐姐家都随船而行,皆要入住于弟弟所掌辖的梁州境。

    “二郎,你要何时去荥阳呀?”见李峻夫妇走出房门,李耹的夫君郭然起身搬来两个木墩。

    李峻上前接过木墩,用衣袖掸了掸上面的浮尘,让裴璎坐在了上边,开口道:“两日后我便动身,大姐夫,您先带着大伙回汉中,我家叔父会安排一切。”

    李耹闻言,担忧道:“不知道诵儿那边如何了?洛阳城都烧光了,荥阳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