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突然见,外面有人叫道:“报……八百里加急!”

    朝堂之上所有人都不免心惊。八百里加急是一种传信方式,只有遇到重大事件才会使用。比如异族大规模犯边,某地发生大规模叛乱,带兵出征的主帅战死等。除了五六年前,吴国犯边时曾出现过,之后数年未再使用。此时突然听到“八百里加急”几个字,都吃了一惊。

    那个声音由远及近,在空旷的王宫中回荡。很快,一个士兵已经跑进大殿,跪在点中,双手托举着一份奏章,喘息的道:“江东道杨佑淮叛乱,占领十余州县,拥兵五万,正在攻打金陵。”

    杨佑淮是前吴帝杨瑾智的侄子,景王杨煜隆的四子。金陵城破时,杨瑾智和杨煜隆,还有太子及诸皇子要么死了,要么被俘虏后送到长沙。当时杨佑淮在外,躲过了一劫。他本就有一支队伍,又是皇室子嗣,吴国灭亡后收拢残兵败将和不愿投降的军队,打着扫平楚国、迎接皇帝、恢复吴国的口号,迅速占领了泰州、扬州、常州、江都等地,一时间声势浩大,颇成气候。

    楚王眉头紧皱,询问道:“哪位爱卿愿意出兵平叛?”堂下众人相互对视,窃窃私语,却没人回答。敌人声势浩大,又占有天时地利人和,并不容易击败。若是胜了还好,若是败了,楚国之前占领的地方本就不是真心归顺,都会趁机反叛。那时不仅新占领的地方脱了控制,本国都可能会受到影响。这本就是不好办的事,是以没人愿意主动。

    昭若恤心想此时正是让柳霏霏建功的好时机,只要得胜归来,不但官复原职,还会加官进爵,遂示意柳霏霏请旨。柳霏霏明白他的意思,不知是赌气,还是什么原因,就是站着不说话。昭若恤怒瞪了一眼,正想向楚王推荐,却听桂阳王说道:“王兄,臣弟无能,这么些年也没为国家做过什么事。江东道叛乱,臣弟不才,愿为王兄分忧。”

    楚王见桂阳王主动请缨,非但没有高兴,反而有些担心。吴国新灭不久,投降过来的将领都非真心。杨佑淮反叛,这些将领都在观望。若是不成功,他们就不动,继续做楚国的官。若是杨佑淮攻下金陵,楚国无力平叛,这些将领就会跟着反叛,占地为王。

    桂阳王年轻,之前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前次灭粤,他虽为主帅,却是靠着杨镇、薛灵均等一众将领。而且吴军非比粤军,战力要强了许多。楚王知道桂阳王的能力,担心他无法击败叛军。桂阳王明白楚王的心思,说道:“王兄担心臣弟打仗能力弱,原也没错,臣弟有自知之明。臣弟虽不才,只需借用柳将军麾下几员大将,要破叛军不过举手之劳而已。”

    楚王见桂阳王胸有成竹,又见他主动请缨,若是不同意,面子上不好看。遂问道:“你要借何人?”桂阳王道:“也没多少,就梁敏和薛灵均二人。只是不知柳将军是否愿意忍痛割爱?”后面一句是面向柳霏霏所问。

    柳霏霏微微一笑,说道:“王爷莫不是忘了,小女子现在是一介庶人,军中之事我已不管。楚国的军队是大王管辖,王爷只需向大王请旨就行。”

    楚王不明白桂阳王为何要问柳霏霏,但是对于柳霏霏的回答,倒是很满意,说道:“梁敏是王弟的爱胥,要用他无碍。薛灵均目前正在训练骑兵,江东道多是水路,骑兵发挥有限,要他可能没多大用处。”

    桂阳王笑道:“去年臣弟灭粤时,与薛将军多有接触。此人文韬武略俱佳,有他一人,胜过十万雄兵。臣弟只要有次二人辅佐,叛军定会手到擒来。”

    楚王道:“好,人由你选,只是要快。如今金陵事急,需要在杨佑淮攻下金陵之前赶到。若是杨佑淮攻下金陵,以金陵为根基,成了气候,再要破他就难了。金陵一破,去年的努力就白费了。”桂阳王道:“臣弟领命!只要物资保障,臣弟后日便可出发。”

    武器和衣物是兵部负责,粮草是户部负责,楚王看向两部尚书。高郁傲然道:“粮草无忧,只要有人运送,绝不会断粮。”新任兵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