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东太后闻言大惊,险些晕死过去,凌迟为最残忍的刑罚,民间称其为千刀万剐。首先把犯人用渔网类似的绑牢,用力勒住后,皮肤就会从网洞中突出来。行刑之人拿着小刀,将突出来的肉割下来,每次只割一块,一直要割到一千刀。若是犯人之前忍受不住,依然痛死,也要割够。若是尚有残喘,最后一刀扎入心脏将犯人杀死。整个过程要持续三天,这三天中真是个让人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东太后知道楚王是想报复自己,在自己面前对儿子施行凌迟之法,让自己体会丧子之痛。之前他并不恨楚王,毕竟丈夫不一定是楚王所害,心中虽然常愤愤不平,倒也不是特别仇视。谋反也是因为昭若桓逐渐长大,知道了父亲曾是一国之君,若不是突然暴毙,虽有先王兄终弟及的遗命,也可通过手段废除这道命令,说不定将来王位就是属于自己。谁知父亲突然就死了,使得王位落入他人之手,昭若桓白白的失去了成为楚王的机会。长大之后,越想越觉得王位应该是他所有,又没有任何办法,只能郁郁寡欢。

    昭若桓本有觊觎之心,加之年幼,被有心之人窥出心思,从旁撺掇,越是坚定了要夺回王位的心。他与母亲私下商量,东太后觉得此事过大,绝无成功之理,劝昭若桓息了此念。岂料昭若桓已经走火入魔,仗着自小在宫中跟随习武,自忖武功高强。外面又有人支援,只要事情做的隐秘,焉有不成功之理。

    东太后十余年前开始谋划,原意是想着若有机会,可以扶儿子上位。若无机会,也就算了,只能认命。东太后见昭若桓心念坚定,心下大喜,这才说出自己早有谋划,只是身在宫中,无法与外人接触,一直隐忍不发。此刻昭若桓已经受封岳阳王,有了自己的府邸,可以在外增强实力,自己在宫中为内应。

    昭若桓大喜,知道了宫中有很多自己人,行动起来就方便的多。自己在外与人联络,已经有人会举大兵支持,只道必然成功。他们自数月前开始行动,准备在大军在外,城中空虚之际动手。岂知消息泄露,昭若恤回到京城将城中的党羽全部铲除,没了后援,只得放弃。此次楚军大胜而归,太王太后又大限将至,遂闹了这一出,以期趁乱之际将楚王等人全部杀害。

    东太后密谋了十余年,也不知她用了多少手段,王城之中禁军有很多都是她的人。东太后动用自己的势力,让近日王城守卫大多替换成自己的人,以便到时候动手容易些。本来她打的如意算盘挺好,只是他不该多次一举先将柳霏霏逼走。若是不动声色,太王太后病危,柳霏霏必然进宫探视。只要这些人一起,便可将其围歼。偏东太后顾忌柳霏霏之能,妄图成事之后将其收在麾下效力,才先将其逼走,之后再收服。

    东太后万没料到柳霏霏行动如此之快,在她尚未动手之前就已经将他们的计划查了出来,让人出城调集军队救援。若只是王城之内行事,东太后有足够的把握成功。可是一旦调集大军,那就是数万人。东太后势力再强,也不过一两千人,如何能抵挡大军攻城。

    起初靠着城坚,尚能坚持,时间一久自被攻破。又兼没料到楚王四五人就能抵挡百余人的进攻,还能全身而退,并上了城门迎了军队入宫。一旦大军入宫,东太后手下的人自然不是对手,很快就将叛乱平息。东太后知道事情已败,万难活命,左右不过一死,倒也坦然。

    然而没想到楚王如此残忍,暂不杀自己不说,还当着自己的要将儿子千刀万剐,心里愤恨至极,已经在心中把楚王诅咒千百遍。

    此时天已大亮,朝廷众臣都知道了宫中变故,早已入宫请罪。官职较低的都跪在寿安宫外,官职高的十几人跪在宫内。一听楚王要将昭若桓凌迟处死,都觉得昭若桓毕竟是前楚王遗孤,纵然谋反,也不至于受凌迟之苦,伤了皇家颜面,便有人向楚王求情。

    谁知楚王铁了心,方才有人开口,就大怒道:“凡有人求情,视作共谋,同出极刑。”这样一说,没人敢再开口。

    侍卫早将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