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不亲热。

    不像他和他娘,只要见面就有说不完的话。

    “嗯。”赵启在太后对面坐下来,问道,“到了午膳时间,便来母后这里打秋风了。”

    太后很高兴赵启能来她这里,她笑着道:“做了你爱吃的菜,一会儿就好了。”

    “内卫的事处理好了?”

    当时秦韬起变的时候,内卫也杀的杀抓的抓,所以凤梧宫起火的时候,救火的人手都不够。

    赵启登基后,便陆陆续续将内卫填补了。

    “是。”赵启颔首道,“任了郭庭的长子做内卫统领。”

    太后知道郭庭,当时在邵阳的时候,郭庭和他们来往密切,与杜九言的关系也很不错。

    “你办事,母后放心。”

    赵启虽登基不久,但太后发现,他办事很干脆利落,朝堂上的分寸拿捏和平衡也掌握的很好。

    这一点,比赵煜做的好。

    赵煜什么都好,就是做事的时候不够果断。

    “郭晓恩虽年纪不大,但武艺和为人我都确认过,很不错。”

    “郭庭夫妻也来京城了?”太后问道。

    赵启点了头。

    “既然他儿子做了内卫统领,那以后也是要常见面的,哀家也要见一见他们夫妻才好。”太后说着一叹,端着茶盅低头咕哝道,“这种事,应该皇后做的。”

    “母后这茶不错。”赵启道。

    太后嘴角抖了抖。

    两个人一个低声咕哝提醒,一个喝茶打岔,形同鸡鸭同讲,话不对题。

    赵启喝着茶,神色清冷,目光落在一直叽里咕噜转着眼珠子打量他们的小萝卜身上,道:“想你娘了?”

    “嗯。很羡慕他们能出去玩。”小萝卜道,“而且,我娘都没给我写信。”

    他话刚落,王宝应从外面笑嘻嘻地进来,道:“太后娘娘,圣上,太子爷,有信来了。”

    说着,递了三封信。

    “有信!”小萝卜跳起来道,“哪一份是给我的?”

    王宝应给了他一封,他喜滋滋地拆开,坐在椅子上读信去了。

    太后则迟疑了一下,猜测这封信是杜九言写的,还是桂王写的,好一会儿拆开来,顿时笑了起来。

    一封信里两张纸,夫妻两人各写了一张。

    赵启将信叠好,并没有直接拆开看。

    “我娘说她已经到泸溪了,等我们收到这封信的时候,她可能已经入广西境了。”小萝卜道,“他们要在广西逗留几日,再启程往云南去。”

    “从广西去云南是不是也要很久?”

    赵启颔首道:“要一个月。”

    “跛子叔,您不是没有去过吗,怎么知道的?”小萝卜眨巴着眼睛问道。

    赵启无奈地看着他。

    “我知道了。”小萝卜窃窃地笑着,“因为你经常看疆域图,你估算出来的脚程对吧。”

    赵启没说话。

    太后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因为儿子不在他身边养大的,有的话她不能说的太重,而且,赵启的性子,无论和桂王还赵煜都不一样。

    这两个孩子虽都是独立聪明的,可也黏她,许多事都愿意和她这个当娘的商量。

    但赵启不是,他有事就算去和陈朗商议,也不会来问她。

    这不能怪他,只能说,他们母子之间也需要时间去沉淀,不断的相处中,积累感情。

    “天气恨暖和,”小萝卜道,“明天我们能出去玩吗?”

    赵启和太后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