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本地的。

    别说中国汽车了,就是已经取得很高成就的日韩汽车,在欧美民众眼里也是买菜车、便宜货的代名词。

    中国汽车想要扭转乃至于破除这种不好的印象,必须使出十二分的力气。

    特斯拉可以轻易的获得欧美市场认可,同样的事换到复兴汽车头上,就需要复兴汽车展现出远强于特斯拉的技术和造车水平。”

    见彼得·罗林森沉默不语,夏景行笑着又说道:“听起来很难是不是?”

    夏景行自问自答道:“的确很难!因为中国过去落后的太多了!早已不是那个手工精湛,盛产瓷器和丝绸,令无数西方人都高看一眼的国家了。”

    说到这,夏景行话锋一转道:“本来是没有追赶机会的,但跟智能手机革命一样,新能源汽车革命给了中国公司一张通往下一个汽车时代的门票。

    而我要做的,就是不辜负这张门票,打造一家真正获得全世界用户都认可的汽车。

    我知道你是一个造车狂魔,希望造出令业界同行、令世人都震惊的汽车。

    在这方面,我们是有共同话题的。

    你加盟复兴汽车,相当于接受了一个比原来任务难度还要高十倍的苦活。

    没成功,自然一切休提。

    可一旦成功了,那你就是公认的新能源汽车之王。

    你想想看,你在一个被称作汽车文化荒漠的落后国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功,是不是比其他站在欧美汽车制造强国肩膀上取得成就的同行更令人钦佩?

    其他人的成功,大家会很自然的把一切都归功于汽车厂商和背后站着的国家。

    唯有你,当复兴汽车真正在世界上取得成功了,他们会说:瞧,那个叫彼得·罗林森的家伙改变了世界汽车产业格局,中国人在他的帮助下,居然会造车了。”

    “哈哈,戴伦,你把我捧得实在太高了!不过,我喜欢这项有挑战的任务。”

    彼得·罗林森满脸笑意的注视着夏景行,道:“但我也想提醒你,有挑战的同时,也意味着不菲的投入,以及足够的耐心。”

    “关于这一点,你大可放心,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皇帝不差饿兵”。

    特斯拉研发投入多少钱,我就投入它的十倍研发资金,而且不需要对外融资。”

    腰包里揣着刚从美国带回来的320亿美元巨款,夏景行说话的底气足得很。

    这些钱主要是由三部分组成,首先是来自于远景资本对冲基金清算带来的270亿美元的基金分红;其次是收到了脸书支付的安卓现金收购款,金额为37.6亿美元;最后一部分则是弗雷德里希和他的一帮狐朋狗友支付的愿景家园股权收购款,金额不大,只有12亿美元。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出售了60%的股份后,夏景行仍持有愿景家园公司20%股份,排名公司第二大股东。

    弗雷德里希家族那边则一跃成为了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超过一半。

    彼得·罗林森哈哈大笑,“十倍投入倒不至于,只要不比特斯拉投入小就行了。”

    夏景行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目前的特斯拉才烧了几个钱,几亿美元而已,最艰难的时刻还没真正来临呢。

    不过他后面不会再轻易地给特斯拉投钱了,一则特斯拉已经上市了,拥有了丰富的融资渠道,不需要他再供血;二来嘛,他的持股比例实在是过高了一些,稍微往下降一降,引入一些有实力的合作伙伴,多苟一阵子才符合利益最大化的投资原则。

    “好的,戴伦,我这边没什么问题了,我希望尽快看到原型车。”

    “行,你等我安排一下,咱们下飞机就直奔测试场地去看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