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97年后至2000年代初期,香港经济连续数年不景,在通货收缩的情况下,电灯实业仍坚持大幅增加电费,与此同时,电灯实业却向股东派发高额股息,持续受到社会各界人士非议。”

    说到这,叶淑慧冷笑两声,“可非议有什么用?这种涉及民生的公司控制在私人资本手里,哪怕是与官府签订了利润管制协议,可它照样涨价不误,把规则玩的明明白白的。

    1998年到今年,电灯实业已加了7次电费,累积升幅超过30%。

    电灯实业每一度电连同燃料附加费为1.274港元,而另一间电力公司——由犹太人嘉道理家族控制的华夏电力,每一度电则为0.911港元。

    电灯实业比起华夏电力足足贵了40%!真是良心商人啊,还跟我们是同一个民族的。

    港岛如今只有这两家电力公司,而且是各管一片区域,港岛区、鸭脷洲和南丫岛的用户只可选择电灯实业的电力服务,而九龙和新界归华夏电力管,换言之,用户没得选!”

    夏景行注视着叶淑慧,平静说道:“明年利润管制协议就要到期了,今年肯定会重新谈一次的,如果官府要求降低利润,电灯实业的股价肯定会一落千丈。”

    叶淑慧摇头,“我不这么看,大多数人都太乐观了,还有人说开放电力市场,引入别的公司。

    人家黎先生都有孙子了,将来不把这些“收租”产业传过孙子吗?

    为什么买能源、港口这些低风险、细水长流的产业,还不是为了传子传孙,公侯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