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假膜外操作,凡是遇到骨质的地方,除了椎弓根这个部位,其它部位不用理睬,带着椎骨一起切除,其它部位,假膜带着一层几毫米厚度的周围正常组织,这样肿瘤切除最完整。”杨平指着屏幕上的三维图像。

    梁教授转头看了杨平一眼,以为杨平没听到自己的话呢。

    现在这个肿瘤极为复杂,就椎弓根这一点按照你的办法去操作都是无法实现,还整个肿瘤按照这样的思路去切除,更加不可能。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呀,怎么可能做到这样精确的操作,要是在平坦宽阔的术区还好,这里可是解剖非常复杂,尤其骨性空间极为狭窄,全是旮旯死角。”

    梁教授有时候说话听风趣的。

    “难度很大,但是可以做到。”杨平很是自信地说。

    旁边几十个医生只要听清楚梁教授和杨平谈话的,无不心里一震动。

    这样操作,不是大家想不到,而是不敢想,因为根本做不到。

    全国金刀奖的水平难道可以做到这样的神仙操作?

    “你在嵴柱肿瘤中使用过这种方法?效果怎么样?”梁教授对杨平的话,现在不敢随便质疑。

    毕竟这个小伙子,不能当做正常人对待。

    所以跟他交流时,思维得调整一下,要有点天马行空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要开脑洞,脑洞开小了还不行,还要大一点,否则容易把天聊死。

    也确实,人家都在聊做得到的事情,你一开口就是这种超级难度没法实现的东西。

    “经常使用,嵴柱肿瘤,我基本上是这种方法。”

    这可是实话,杨平做嵴柱肿瘤,不管是什么旮旯死角,统统沿着假膜,带着周围一层几毫米的正常组织分离出来,绝对不破一个小口。

    当时冯天成院士的上颈椎颅底肿瘤,那么高风险的地方,也是这样完整地切除肿瘤。

    经常使用?

    梁教授一时语噎,全场医生一时喉咙被堵住。

    小伙子,你把天彻底地聊死了。

    梁教授一时接不上话,挤出几个字:“经常使用?这椎间孔和椎弓根到处是死角,怎么操作?”

    “用激光刀来切,不过要对这个部位的解剖要极为熟练,而且对肿瘤、肿瘤的假膜、正常组织的分辨要非常熟练,还需要很强的空间定位能力,要记住屏幕上这些图片。”杨平就喜欢这种直来自去的交流,只谈学术,无需照顾对方的情绪。

    “如果解剖空间大一点,我们使用导航设备来做,但是这种狭小复杂空间,导航设备也用不上,看得到,也操作不了。”胡国林教授很是无奈。

    “不需要导航!”

    杨平斩钉截铁地说。

    这次轮到胡国林教授噎住。

    “你这样做的桉例多吗?”

    刚刚很有批判者气质的博士问道。

    “我每台嵴柱肿瘤都是这样操作的。 ”杨平回答他。

    这个批判者也被噎住,没话说。

    气氛有点尴尬。

    梁教授摸摸下巴,眉头紧锁,摆手示意大家暂时不要提问,让他好好想想。

    明显这小伙子跟大家不在一个维度,梁教授吐出一口气说:“要不,你将你的方法教给大家,方便的话,最好这台手术你来做,演示给大家看。”

    追着杨平问那么多没用,一方经常做,当做常规操作,一方从没做到,认为不可能实现。

    交流已经没有意义,不如杨平来演示

    一下他的神操作。

    梁教授肯定是相信杨平的。

    “可以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