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一顿饭居然成了他们引以为傲的资本。

    彷佛这顿饭成了某种仪式,如果杨教授请你吃饭,说明已经他会亲自传授你医术。

    奥古斯特有写日记的习惯。

    【星期二,天气晴,心情愉悦---】

    【今天是来到三博医院的第二天,得到杨教授的宴请,非常激动,据说,这是一种不成文的仪式,只有受到邀请吃这顿饭进修生,才有机会得到他亲自指导医术,目前这个世界上只有三个人,整个欧洲只有我---奥古斯特!果不其然,今天杨教授跟我讨论了螺旋嵴柱的病例,他提出的方桉实在太奇妙,很遗憾,我暂时只有消化一部分,完全消化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抬病人过床的时候,好像扭伤腰部,自我感觉只是腰肌扭伤,并无大碍。当时护士呼叫,需要人手帮忙抬病人,美国人和日本人反应很快,他们冲了出去,我当然不能落后,拼命追赶他们,日耳曼人的尊严不容侵犯。】

    【高桥教我发微信红包,他告诉我,红包不用太大,几元或者几十元让大家抢,我知道,他生怕我超过他,所以我连续发了几十个两百的红包,医生护士见到我笑得跟花一样,跟我挥手打招呼,我很受他们欢迎,而高桥不是,幸好没有掉入他的圈套。】

    【今天就写到这,真是高兴!】

    奥古斯特将日记本放进柜子,锁好,从房间出来。

    “晚上我兄弟请客,大家一起去!”

    罗伯特非常自豪地跟室友说。

    在三博医院还有兄弟,奥古斯特和高桥非常羡慕,这个兄弟就是高主任。

    为了学中文,他没少打高主任电话,聊个没完没了,让老高的老婆一度怀疑老高在外面做好事修水管。

    老高只好每次开免提,对方是个男人,老高的老婆才放心。

    可是不久,老高的老婆又怀疑:跟一个男人天天聊天?

    这个男人动不动就说:兄弟,长相思呀,最近忙吗?

    这让老高哭笑不得,解释很久才让老婆相信。

    三人等老高的电话,围着桌子聊天,交换一天的进修新心得,但是对临床基地名额的事情只字不提。

    各自心里都明白,这次除了进修学习,都带着这个任务。

    这次杨平提供的国际临床实验基地名额只有一个,所以他们才如此紧张。

    这些顶级医院对新技术的重视程度不是一般医院可以比的。

    就像全球经济形势的走势,一般小商小贩反而不关注,但是那些顶级商人,风吹草动,草蛇灰线,随时掌握信息。

    嵴柱外固定架技术,代表全新的技术,如果能在临床实验阶段介入其中,等真正推广的时候,不管技术是不是自己的,自己已经站在引领技术潮流的浪头。

    如果反应迟钝,被别人抢了先机,自然在这方面就落后。

    所以为了学到世界顶尖技术,他们不遗余力。

    跟着同组的医生收病人、问病史,查体,安排术前检查,准备手术,手术,术后康复。

    一个环节也不遗漏。

    对于别人原创的手术,跟着原创者学习,才能真正掌握技术,这等于将别人的经验拿来己用。

    进修是实践性学习,完全不是看书看论文可以比的。

    就像跟教练学车,与看汽车驾驶手册学车存在巨大区别一样。

    聊得差不多的时候,高主任的电话也来了。

    ---

    李俊在ICU还是依靠ECMO支撑,肺栓塞虽然抢救及时,保住了生命,但是病情太凶险,大面积的肺梗死不可避免。

    加之李俊又是尿毒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