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或者明天就发生不幸。

    洪志刚此时心如火烤,痛苦不堪,老师对他恩情如海,自己却毫无办法。

    虽然恩师快八十岁,但是从其它生理指标来看,要不是这个肿瘤,再活上几年不是问题。

    “洪,你将病人资料发给我时,我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过手术模拟,暂时没有一次成功,中途均以呼吸心跳停止而失败。”约翰内森教授再次发言。

    他提到的这种虚拟现实,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可以虚拟出器官的解剖和生理。

    然后利用虚拟触觉技术,外科医生可以对虚拟器官进行手术,切开某个部位,它会出血,伤到某个重要部位,它模拟生理受到干扰,比较接近真实手术。

    这是约翰内森教授的法宝,面对超高风险的手术时,他都会利用这套系统去模拟。

    可是再逼真,这种技术也无法模拟真正复杂的人体,只能对生理和解剖做简单的模拟,如果模拟手术都无法成功,在人体上更加无法成功。

    “洪教授?”旁边的温仁涛看到洪志刚的异样。

    洪志刚眼角一滴泪水缓缓渗出,他很快掏出纸巾擦了擦:“没事,我们再想想办法,不可能没有办法。”

    多少困难的手术,在他手里,化险为夷,最后成功。

    整个会场的气氛陷入沉闷,今天得回忆主要是听美国专家的意见,本院专家已经讨论很多次。

    “建议用放射线进行姑息治疗,或许会延长生存期,如果有需要,我可以帮助安排,推荐EDGE无创手术系统,我可以帮助联系美国亨利福特医院肿瘤中心。”格里芬教授打破沉闷。

    EDGE无创手术系统,全世界最先进的肿瘤放射治疗设备。

    “谢谢诸位,诸位的意见非常宝贵,我们再考虑一下。”洪志刚起身向各位鞠躬致礼。

    几位同行飞越太平洋前来会诊,鼎力相助,无奈病情太重,医生是人,不是神。

    会诊会议散会,几位美国教授被带领参观医院。

    “ICU那边来电话,冯老要见你。”温仁涛低声跟洪志刚说。

    “嗯,我过去一下,你陪着大家,16床的MRI造影结果出来没?”洪志刚问道。

    “出来了。”温仁涛对科室病人了如指掌。

    洪志刚将陪同美国教授的任务交给温仁涛,这位学生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交际能力,他都很满意。

    洪志刚匆匆赶往ICU,老师虽然神志清醒,但心跳和呼吸频率还是比较慢,这是肿瘤对呼吸循环中枢的干扰,不知道这条生命线在哪,一旦越过生命线,老师就会离去。

    洪志刚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换上鞋套,进入ICU。

    看到赶来的洪志刚,冯教授伸出手,声音还算清醒:“志刚!”

    “老师,我在,刚刚参加完会诊,梅奥诊所神经外科的约翰内森教授、安德森癌症中心的格里芬,还有双城脊柱中心的伍德海德,一起商量了手术方案,他们在这方面经验丰富,手术的成功率非常高。”洪志刚帮老师整理氧气导管,握着老师的手。

    冯教授微微一笑:“志刚,你有心了,我们做医生的,要实事求是,我这种病例,从目前的报道来看,手术成功率不到百分之一,我这种复杂的上颈髓和延髓肿瘤,我们医院还没有先例,你们不用犹豫,给我安排手术,你来主刀,如果失败,术后对我进行解剖研究,彻底弄清楚这种肿瘤的病理特点和手术方式,将我们的上颈椎颅底复杂肿瘤手术水平提高一个台阶,医学的进步充满风险和坎坷,就算没这个病,我还能活几年?”

    “老师,你休息好,美国亨利福特医院肿瘤中心的EDGE无创手术系统也比较适合你这种情况,我正在联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