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苏拉着杨平:“我和美雪好好打几局,你们当观众就行。”

    美雪又挽着小苏的手:“中日女子网球友谊赛。”

    高桥觉得自己好像成了多余的,跟在后面,保持一定的距离。

    不过,看着两个高挑的美女打网球,其实挺养眼的。

    她们俩连医院体育馆的场地都提前订好,杨平和高桥干脆在旁边坐下来,商量课题合作的事情。

    两位绝色美女打网球,引来旁边很多目光,时不时有人看过来。

    两人水平都很好,十分激烈,打得不分胜负,比分咬得很紧,看来小苏遇上了势均力敌的对手。

    高桥主动提出:“杨博士,细胞过早崩溃,是目前所有干细胞培育器官面临的问题,如果能够解决,这是划时代的进步,如果杨博士决定设立这个课题,高桥请求合作,东京大学的课题组,我是主要负责人,有足够的话语权。”

    “合作可以节约我们很多时间,我并不想重复造轮子,只想攻坚最关键的困难。”杨平表明自己的打算。

    “如果杨博士愿意跟我们合作,前期技术我们可以全部共享,这样节约杨博士的时间,我们是共赢的。”高桥也是这样想的。

    目前这方面的技术,东京大学走在前列,但已经遇到困境,杨平分析了目前所有的论文。

    发现东京大学近期的论文全部集中在细胞植入动物体内的存活期,而且延长时间,一天,两天的增加,十分缓慢。

    说明他们暂时没有技术突破,只是将原有技术不断改善。

    与他们合作,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研跟航海差不多,一个新航线的开辟,要经过无数次试错,不断修正,积累数据。

    如果以后自己获得系统空间实验室这个神器,也需要现实中的实验室来完成试验。

    在系统空间实验室获得的数据,可以让自己在现实中少走弯路,甚至一步到位,但还需要现实中的实验室将整个实验重复出来。

    所以,与这些国际顶尖大学或医院合作,有利无害。

    关键自己如何利用掌控这些资源,在其中做主导者,科学研究坚持自力更新的同时,也要开放合作,杨平想。

    高桥亲眼见过杨平的外科技术和思维能力,深信杨平的能力。

    现在因为进修与杨平建立了友谊,所以近水楼台先得月,能够有幸跟他合作。

    以后,杨平的科研成气候时,估计跟杨平合作的团队得排队,高桥再想挤进去是难上加难。

    杨平边看美女打球,边思索:“高桥,那我们合作,成果共享。”

    “没问题,我晚上就发正式邮件联系东京大学,以获得谈判签约的授权,我们一定不会比杜克大学差,我们虽然用干细胞培育出肌肉的时间比他们晚,但是我们也是独立完成的,只是论文发表稍晚了一点,相比他们,我们在诱导技术和微支架方面更加先进,他们的动物体内成活时间是三周,我们是六周。”

    高桥自从认识杨平以来,不断地看到杨平创造奇迹,他坚信杨平如果专注干细胞领域,一定可以创造奇迹。

    从私心来说,高桥是想搭上这艘顺风船,至于什么实验室的条件,现有的技术,对别人来说,可能十分珍贵,但是对于杨平这样的人,就算你不和他合作,他自己也能够追赶上来,无非时间久一点。

    那个时候如果提出合作,估计杨平一点兴趣都没有,现在提出合作,起码可以用现有技术帮助他节约时间。

    两个美女打完几局,都在喝水,隔着球网有说有笑,两人都香汗淋漓,运动中的女孩真是可爱。

    五局下来,还是小苏厉害一点,赢了三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