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化的手术流程,等下会拿出来给大家讨论,稍安勿躁,我们先看看东京大学附属医院大型创伤抢救的视频吧?”

    杨平回到座位休息,钟医生上台,将电脑里的视频调出来:“这是一起大型车祸的抢救,整个视频从急诊科开始,到手术结束,是实况录像,全程跟踪拍摄的,大家看就可以,不要录像,不要传播,因为这是在那边进修的朋友私下弄出来的,他们拍录像也是为了定期改进不足,精益求精。”

    刚刚拿着手机拍照录像的医生,收起了手机,大家都开始认真看视频,这可是代表国际顶尖的创伤抢救水平。

    “先把视频用正常速度放一遍,然后再慢放,等下慢放的时候,谭主任给大家讲解一下。”韩主任吩咐谭主任。

    谭主任说:“好的,主任!大家要认真看,这样我等下讲解才有的放矢。”

    视频开始播放,送伤员的急救平车一辆接一辆,送到急救中心的大厅,病人的衣服已经全部剪掉,只覆盖专用的毯子。

    急诊科分好组的医生护士,已经在大厅等待,伤员一出现,立刻各自负责自己的伤员,医生对伤员初步判断伤情,安排下一步的诊治;护士给伤员测量生命体征、进行输血补液。几乎没有停顿,一切似乎提前准备好,在平车往前运动时完成了这一切。

    平车在大厅开始分流,推向不同的区域,需要紧急手术的送往了手术区域;不需要紧急手术的,送往了另一个区域。

    画面跟踪一个紧急手术的伤员,进入手术区域,门提前打开的,进入该区域,第一站好像是CT室,急诊行CT扫描。

    平车和CT平台高度一致,这是早就调好的,平车和CT平台对接,伤员被快速平稳地拉到平台上,担架不用拆,可以透X线,可以通过CT。

    伤员开始行高速CT扫描,扫描完成,立刻从CT平台另一端过度到衔接好的平车上,直接拉担架,就到了平车上,被推到下一站--手术室。

    手术室和CT室被一个走廊连接,直线连接,伤员从CT室这一侧进来,检查完,到另一侧出去,通过走廊,直接推入手术室,手术室打开的门口有医生护士在接,平车推到门口交给他们就够了。

    两站连接完全是开放式的,直线式的,没有任何障碍,没有任何拐弯抹角,通畅直达。伤员进入手术室,平车和床又是平齐对接,伤员被拉到手术床,科拆卸式的担架这时才从两边拆开。

    参与手术的医生已经穿好手术衣在等候了,助手开始消毒铺单,主刀阅读伤员的CT扫描报告和影像。

    效率非常高,这边刚刚消毒,CT室那边已经将图片和报告传输过来,液晶屏幕上出现了伤员的CT图像和报告,屏幕的控制面板覆盖无菌薄膜。

    主刀医生直接操控调阅急诊病历和CT资料,先阅读报告,快速获取信息,然后再看三维重建图像,同时,还有一份手术术式参考意见,告诉你损伤了哪里,先做哪里,后做哪里,包括具体术式都已经给出了指导。

    这个病人是主动脉撕裂、脾破裂、十二指肠多处破裂--主刀医生首先阻断了主动脉,再修补主动脉,然后实施脾切除,松开主动脉阻断,后面才对肝破裂、十二指肠破裂、其它损伤进行处理,手术流程相当科学,最后手术顺利完成。

    从急救平车出现在急诊科开始,整个过程,医生护士配合犹如精密的齿轮,简直就像经过反复演练一样,怎么看,都看不出哪里不合理,哪里衔接不当,哪里浪费了时间。

    整个过程一个小时多一点,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手术台上,而且时间集中在完成主动脉阻断后,所以,大部分时间,病人处于一种可控的状态,也就是,到了医生手里后,这个病人稳了。

    从急诊大厅到手术台上,包括中间的CT扫描,不到十分钟,也就是几分钟就上了手术台,而且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