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确实欢乐欣喜,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其实最后一句话是郑玄教他的,他一个粗人可不会这些。

    “壮士快快起来,难得你大义,且封为骑都尉,望日后多为乡里立功。其余人等各有封赏。”袁熙虚扶道,他可不会和刘备一样,什么人都要感人肺腑一次。

    管亥抬头看向袁熙,说道,“少将军,俺不想再领兵了,请给俺回乡去了吧。”

    袁熙下了战马,在许褚护卫下,来到管亥面前,低头说道,“壮士哪里话,你不给我领军安保青州,岂不可惜了?”

    管亥还想说什么,袁熙摆手阻止道:“你等黄巾归降,但现今局势动荡不定,青州一地未必安稳,还需你等助我安保青州乡里百姓。壮士切莫推辞。”

    管亥想不到袁熙还会对他颇有礼遇,双手抱拳,称谢道,“如此,愿为少将军帐下一小卒。”

    袁熙淡笑,看向了不远处的北海城。

    袁熙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所做的这些事看起来似乎确实有点傲慢无礼,但细细想来,袁熙在已经投降的青州黄巾军将士面前耀武扬威,秀肌肉,其实并非我们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而是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北海之战青州黄巾军之所以战败,最后不得不投降袁熙,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黄巾军当时缺少粮食,将士饥饿,精疲力竭。所以,黄巾军虽然投降了袁熙,但军中难免还是有人不服气,未能心悦诚服。

    如果青州军将士,不能心悦诚服地投降,有不服气的情绪,这对袁熙而言简直就是怀里揣着一颗不定时炸弹,不知道青州黄巾军这种情绪什么时候就爆发出来,给袁熙集团造成损害。不然就像曹操/死后,青州黄巾立马暴动,曹丕压根压不住。

    所以,袁熙必须想法子消除,黄巾军这种不服气的情绪,从心理上摧毁黄巾军的抵抗意志,令黄巾军彻底降服。

    总之,袁熙在已经投降的黄巾军将士面前秀肌肉,并非只是为了耀武扬威,显示自己的傲慢,而是为了从心理上,彻底摧毁黄巾军的抵抗意志。

    自古征服人心,或坑蒙拐骗,或威逼利诱,如袁熙这般依靠“傲慢无礼”而征服人心的,确实少见。而这,也正是袁熙之所以能成为,晋朝开国皇帝的厉害和独到之处。

    收缴了黄巾军武装后,袁熙让管亥等人协助,将近两万的黄巾兵卒分成部曲,好安排管理。

    在郭嘉统筹下,徐晃所率领的两万青州兵,迅速分出了一万人,趁机屯驻于都昌、高密、朱虚等县。

    江东。

    “周大哥,来消息!”

    这时候,外面一个蓝衣青年快步的走进来,目光有些激动,看着周泰,道:“昨天我们把信给驻兵在曲阿的孙策送了过去,孙策看来很紧张这个结拜兄弟,二话不说就出发了,今天响午应该就能到我们水寨。”

    “他带了多少兵马来啊?”周泰站起来,眉头一挑,问道。

    “没有带任何兵马,一个人独生前来的!”

    “一个人?”周泰看着蓝衣青年,双眸一瞪,谨慎的问道:“公奕,你的探子看清楚了吗?”

    这个蓝衣青年便是蒋钦,字公奕。在历史上,他和周泰同为东吴十二虎臣,东吴十二虎臣说的不仅仅是武艺,还有带兵的本事。

    蒋钦武艺上也许比周泰差上一线,但是熟读兵书,论行兵打仗还在周泰之上。

    这几年他和周泰联合,才能在长江上称雄,统领数百水贼,曾经几千兵马来围剿他们都大败而回,两人皆然出身于九江,所以以九**闻名于长江两地。

    “看清楚了,就一个人!”

    蓝衣青年肯定的点点头:“他刚刚返回江东,手下都是骑兵,没有船,他去了江乘县的渡头,是我手下的人的开船带着他先去了长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