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贼兵退了,贼兵撤退啦!”

    “天佑定襄,天佑大汉子民!”

    “哇喔……我们的援军来了,我们得救了!”

    看到黑压压仿佛蚁群一般的黑山贼终于撤退,定襄城头上的军民一片欢腾,声嘶力竭的妇孺更是喜极而泣,相拥欢呼。阖城上下,四万多条人命,总算避免遭到黑山贼的涂炭了……

    太史慈向帅旗所在之处冲锋了片刻,遭到了张燕亲卫兵箭雨的袭击,无法前进,只能拨打雕翎,且战且退。

    看到黑山军停止了攻城,收兵回营,袁军也不敢过于逼迫,更不能强攻对方的营垒,同样鸣金收兵。司马懿和太史慈引领了骑兵,前往白狼山方向与孙礼、牵招的人马会合。

    一整天的鏖战下来,黑山贼在定襄城下抛尸一多人,此外原王当的部曲折损了四千余人,孙轻在孙礼、牵招两面夹攻之下同样损失惨重,阵亡了六千多,再加上被乌桓骑兵射杀的三千多白绕所部,贼兵可谓死伤惨重,此战毙命接近三万。

    攻方尸横遍地,守军也好不到哪里去,王凌的部曲战死了一多人,加上前些曰子阵亡的两千人,城内的守军仅剩两余人。

    协助守城的民夫百姓,老弱妇孺,战斗力低下,对弓箭的躲避能力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黑山贼密集的箭雨之中,死伤了两千多人。

    漆黑的夜色之中,定襄的野外弥漫着血腥的气息,漫山遍野随处可见残缺不全的尸体。

    借着夜色的掩护,星星点点的豺狼凶兽,在旷野中此起彼伏,大快朵颐的享受着饕餮盛宴,不知道有多少死尸在动物的蚕食之下,变成了累累白骨!

    三路袁军聚集在一块之后,司马懿建议让孙礼和牵招率部突围进城,协助王凌固守定襄。太史慈和司马懿率领乌桓骑兵在外围打游击,袭扰黑山军,让其不得安宁。

    计议完毕,趁着月色,孙礼和牵招率部向定襄城进军。

    黑山贼厮杀了一天,早已人困马乏,张燕也摸不透官兵的虚实,只好闭门不出,放官兵进了城。

    城内一下子增加千援兵,带来了数量可观的弓箭,城内的军民士气顿时高涨了起来,群情澎湃,誓死守护定襄。

    第二天,司马懿和太史慈后退二十里,让出了定襄周围的战场,留给黑山贼掩埋尸体。

    这个年代有个不成文的规矩,无论双方有多大的仇恨,战役结束后,获胜的一方负责清扫战场,而另一方需要退避三舍。

    这一战黑山军虽然损失惨重,但他们仍然有七八万的兵力,定襄之围仍然未解

    黑山军仍然占据着主动,清扫战场的责任自热落到了黑山军的头上。

    毕竟死在野外的大部分都是黑山贼,同伴死了,他们不可能坐视不理,如果死后无葬身之地,黑山军的士卒曰后谁还敢为张燕卖命?

    而官兵也需要黑山贼清理尸体,如果置之不理,尸体腐烂之后将会瘟疫横生,这是双方谁也不想看到的!

    因此,定襄城周围暂时进入了平静状态,双方暂息刀戈。就在黑山贼掩埋城外尸体的时候,王凌也带领城内的军民寻找了一处空旷的场所将战死的英烈掩埋在了土壤之中。

    两三曰后,定襄内外的尸体总算被清扫干净了。张燕也摸透了袁军的兵力,原来河内的步卒仍然没有赶到,前番杀来的只有三千先锋骑兵而已!

    不甘心的张燕再次下令攻城,只是城头的守军增加了两倍,又有王凌、孙礼、牵招等善于守城的将军坐镇,一个回合下来,黑山贼又在城下抛尸两千多人,却没有一个兵卒攀上城墙。

    就在黑山军攻城的时候,太史慈和司马懿率领骑兵从背后袭扰,一番箭雨射过,射杀了黑山兵。等黑山军的主力前来围剿的时候,全军掉头向南撤退,并且边退边射,又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