汜、李傕首肯后说一声“甚合朕意,允。”

    郭汜、李傕两人各自站在左右两边,两人关系已经大不如前,分权对抗的意味即使是刘协也能看出一二。

    樊稠、杨奉、徐荣、李儒、贾诩等人也都分列郭李两人下首。而以太尉杨彪为首的一干老臣,虽然官位显赫,但毫无实权,他们不得不纵容郭汜、李傕两人决断一切事务。

    杨彪出列,将两份表递给刘协,并说道:“这头一份表是襄贲侯、幽州刺牧刘虞上的,阐述了这两年在幽州任上的政绩。陛下,您看是否该派一位大臣前去嘉奖,以示圣恩呢?”

    刘协不敢回答,而是看向郭汜、李傕,问道,“扬武将军,扬烈将军,两位看可否嘉奖刘虞?”

    “这分封嘉奖功臣的事,陛下您看着办就行。”郭汜说道,此事无关痛痒他懒得去管。

    李傕想想,觉得是拉拢刘虞的机会,于是附和道,“臣也附议,臣举荐光禄卿黄员代表朝廷前去幽州。”李傕举荐的自然是他心腹。

    杨彪心中一惊,他本意是趁机派一员老臣借机去联络刘虞,让他来勤王护驾,于是出声说道,“扬武将军,这光禄卿乃警备官员,封赏大臣大鸿胪,或大鸿胪属官才适合。”

    “是啊,这封赏之事还是给大鸿胪去办吧。”郭汜阴阳怪气道。

    李傕心中恼怒,但朝堂上太尉杨彪跟郭汜都开了口,他不好独自辩驳,也就忍了下来。

    杨彪暗地里高兴,接着道:“这第二份表,是青州北海太守孔融上的,举荐袁熙,袁显奕为青州刺史。”

    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袁家、袁熙”这两词在西凉军中是绝对的忌讳,长安朝廷因为是郭汜、李傕两人把持,所以也尽力回避袁家这个敏感的字眼。

    这份表一上,朝堂众臣像炸开锅般,在底下议论纷纷。郭汜、李傕两人对袁家说不上什么恨意,还正因为袁熙的缘故,他们才有今日掌控朝堂的荣耀地位。但他们打着为董卓复仇的幌子,袁家自然成了敌人。

    刘协一听到袁熙的名字,顿时来了精神,高兴道,“上面怎么说?袁显奕他怎么到了青州?”

    杨彪拱手恭敬道:“去年,袁熙领兵击败了公孙瓒所置青州刺史田楷,占据了青州全境。”

    刘协听到袁熙的消息,高兴道:“允了,册封他为青州刺史。”

    “慢着!陛下,您怎么可以加封刺杀董太师的元凶呢!”一个文吏站了出来。

    刘协一看那个中年文吏,强忍住心中的恨意,用那还显稚嫩的嗓音说道:“李卿家,董太师一事本来就是无头公案,凶手是谁还没有个明确说法。残杀董太师的凶手是王允、吕布一党,也已被扬武将军杀了。”

    刘协对这个毒杀自己兄长的凶手,打心里仇恨。

    李儒心中也充满愤恨,他妻小都被吕布搜捕杀戮,李儒自己命大逃过一劫,他无时不想杀吕布报仇。袁熙虽然不是他直接仇人,但也是推翻董卓这件事主导者,李儒自然会强烈反对。

    “陛下,不论袁熙是否刺杀董太师的凶手,但袁家始终是反朝廷的逆贼。李大人说的没错,册封一个残杀董太师的逆贼,就不怕大臣们心寒吗?”郭汜威吓道。

    刘协是见过郭汜、李傕他们杀人的,对掌权的他们深深忌惮,郭汜一威胁,他就哆嗦一下不敢再言语。

    司徒赵温一直恨郭汜等人的无理,听他这么威胁献帝,不禁怒道:“郭汜,你这是身为臣子说的话吗?”

    郭汜一瞪眼,说道,“司徒大人倒说说,身为臣子要怎说话,我粗人一个还真不知!”

    李傕也看不惯这些老臣的高傲,他也冷笑道:“赵司徒,你倒也说说看,是否该像你这样对社稷的功臣说话!”

    赵温气的不轻,但杨彪适时制止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