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高孤远著称,世所公认,由来已久,如今寒冬已过,梅花凋零,那就不如以兰为题,作诗一首吧。”

    后者沉吟片刻,很快开口道。

    梅兰菊竹四君子,作为诗词的题目,在儒道一脉由来已久,也是老生常谈,由古至今,积累下来的篇章浩如星辰,不过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作为所有儒生都熟悉的题目,却不失公平。

    大商和大文两国文道相争,虽然大商朝也想压过大文国一枝独秀,但文人的风骨讲究清高,所以不至于在这种比试上占便宜,否则即便胜了也胜之不武,反而落人口舌,视为下乘。

    而且某种程度上,越简单的问题,反倒越困难,在鉴于前人的珠玉在前,后来者想要在这种寻常的题目上出彩,就越发困难,如此反而更能见真章,考究出个人的学问。

    “上师,你看这样如何?”

    周阳青说着,扭头望了欧冶冕一眼。

    “如此甚好,我们这边没有问题。”

    大文国上师微微一笑道。

    而大殿里,一众大商朝的年轻俊杰闻言也是微微一笑,一脸轻松。

    诗词歌赋正是最基本的功底,梅兰菊竹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在场众人哪个不是八九岁的时候就能作得锦绣文章,如今再拿这种题目来考究众人,简直是小题大做,小觑众人了。

    “梅兰菊竹四君子,幽兰我最是擅长,整个大商年轻一辈无人能出我右,早已是胸有成竹,今日诸位师长都在,又事关大商朝和大文国之间的文道之争,正是扬名立万之时。”

    一名大商朝二十岁左右的俊杰昂首挺胸,坐姿端正,手中拿着蘸满墨汁的毛笔,望向对面白衣如雪的廖博雅,眼神斗志昂扬:

    “不管你在大文国如何文采飞扬,天资聪颖,今日的比试,你都注定不会是我的对手,只能成为我登顶文道巅峰的踏脚石。”

    文人自有傲骨,越是天资聪颖,才华横溢的文人,内心就越是骄傲,尤其是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更加不会屈居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