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瑜伽、气功等修心运动相似,但需要较高层次才能到达。小念头分三节,分别锻炼功力、发力、手法。

    练习小念头的要诀

    1.放松。放松肌肉、放松力量,最重要的是放松大脑。大脑主宰着身体,若其受压,其他部分亦然。

    2.开马后只能手部有动作.尤其不能让头、膊移动.宜面对镜子练习,以便观察自己的动作。

    3.要慢。越慢越好。

    小念头的三个小节

    第一节主要是练功力。要慢,就是说要练得认真。咏春拳主要的功力叫“肘底力”,是保护自己的能力,此节另有三个要求:

    1.靠肘。无论是摊手或伏手均须靠肘,如果不能放松大脑,这方面就很难办到。

    2.取中线。摊手的中指尖及手时要放在正中线;伏手的食指第一节及手时亦然。(见下图)

    3.自我判断。要靠自己的意识去检讨姿势,才真正知道标准为何。

    第二节主要是练发力方法。特点是“有需要才用力”,何谓“有需要”?就是在快要触及目标的刹那末用劲,短距离发力,否则一方面会消耗体能,另外亦容易被敌人提防。李小龙称之为“寸劲”,味春拳则叫“长桥发力”。所以,在第二节会练习左右、背后、前方和横劈等发力方法.对位置的要求反而并不十分重要。

    第三节主要是练基本手法。伏手在第一节时练过了,这一节重点是其他手法,尤其是摊手和膀手。要放松,忌推顶,但要求位置准确。

    二、寻桥

    寻桥,顾名思义是寻找桥手的意思。搏斗展开,敌方是会走动的,而寻桥就是要锻炼好步法,以适应对方桥手的变化,因此,套拳内包含了180度、90度转马,又有走马、标马。其次,膀手,蹬腿、直踢腿也是这套拳主要的练习项目。

    寻桥与小念头一样,同样分为三节,但寻桥比小念头升了一级,比方说小念头终究是单手动作,寻桥则双手并用;小念头的马步、方向均是单一的,寻桥则有多样性。

    那么,到底寻桥的功用是什么?我先要说,咏春拳是一套以柔制刚的功夫,以小敌大,以弱胜强,其要诀是卸力和借力打力,这方面在教和学都比较困难。如果只是“力从心发”,则不走好咏春拳。我可以告诉你,哪一个可以教你以柔制刚手法的师傅,就是一个好师傅。要达至这个目标,则一定要勤练转马,除此之外尚有下列要点:

    练习寻桥的要诀

    1.膀手要放松,忌推顶,并与马步配合。

    2.低膀手用作防御,因此要够硬朗,手掌与手臂成一直线,但需在触及对方后即时放松,亦要与马步配合。

    三、标指

    标指是咏春拳的高级套拳,套拳内尚要练习圈马、径(音耕)手、擸手等项目。

    古老的味春拳教学有一句俗话:“标指不出门”,就是说标指要留待徒弟自立门户的前一刻才肯相传,其实我认为这项见解并不妥当。

    标指是泳春拳的攻击手法。若以整套拳108个动作计算,扱肘有12下,标指12下,问手12下,此三下手法共占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它们是整套套拳的主干,因此我个别作以下的论释:

    扱肘

    肘是最短距离的攻击手法,好处是肘比拳有力,杀伤力大。要注意的是在使用时须掌握距离和位里,肘和马要同时到,否则就对自己产生危险,不如不用。另外,因极时比较有伤害性,在黐手时不宜使用。

    标指

    标指原则上是插敌人的眼睛,使时手不得不防,待守方露出破绽,再进行第二轮的攻击。要注意的是标指须由另一只手的肘底标出,以防止被时方封锁。

    问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