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的伊拉克、埃及等国,则处在事不关己的状态,看着秉承美国意志的国家发难,尼赫鲁到底怎么应对。

    美英法苏虽然不在,但是在万隆会议上却无处不在,只不过交锋是通过别的国家进行的。

    处在美国的角度,当然是希望本次会议没有任何的结果。但尼赫鲁显然不是省油的灯,而且还有苏加诺的支持,加上印度自从独立之后,一直很有威望,连美国都不愿意得罪,这些仆从国的发难,更不会动摇尼赫鲁的决心。

    虽然经过种种难题,尼赫鲁还是把会议的走向牢牢握在手中,而印度各界对于总理在万隆会议的表现,也给予了热烈的支持。

    尼赫鲁最终主导万隆会议各国,提出了万隆会议十项原则,这里面包括但不限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万隆会议的最后公报,以亚非会议最后公报被宣布。

    四月下旬,万隆会议闭幕,踌躇满志的尼赫鲁,在苏加诺的送别下,踌躇满志的返回印度首都新德里,受到印度各界的一直欢迎,无数人涌向街头,高举着尼赫鲁的照片,表达着自己的爱戴。

    毫无疑问,此时的尼赫鲁,已经在整个印度达到了个人威望的巅峰,谁反对尼赫鲁,谁就是印度的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