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做得很好。”留在伦敦的拉德维奇,和各城市的属下保持联络,随时获取最新的消息。他还记得艾伦威尔逊的吩咐,最好是不要用白人面孔,如果无法避免的话,也要以海外移民为主。

    行示威者与警察发生对抗,商店遭洗劫,汽车被捣毁,受伤警民不计其数,暴乱行为遍及英伦三岛多个大小城市。人们把这一切均归咎于通货膨胀和工人失业,归咎于撒切尔政府的社会经济政策。

    面对这样的困境,执政的保守党内阁会议上,很多内阁大臣都心情沉重,整个钢铁产业已经陷入瘫痪,在处在在野党地位的时候,保守党自然是对着工党时期的罢工事件进行勐攻,仿佛只要自己一上台,罢工就会如同阳光下的雪花一般消融。

    《剑来》

    但是到了现在他们处在执政党的位置上,面对这样的情况一样一筹莫展,沉默不语的大臣有,建议退让的大臣也有,坚定支持撒切尔夫人的大臣却寥寥无几,关键时刻谁都不想背负镇压工人的骂名,选举又不是只有一次,他们还想要长久的在政界混下去呢。

    撒切尔夫人竞选的时候,曾经说过只要有六个坚强的男人支持和真理,她就能面对一切困难,此时此刻她最需要的就是坚定的支持。

    可是最应该给她支持,并且也一直口口声声绝不动摇的那个男人,此时正在莫斯科,希望文化沙皇给他坚定的支持。

    这也不能怪艾伦威尔逊,他是为了英美特殊关系走一趟,为美国传话希望苏联站在美国一边,让尹朗人质危机有一个好的结果。

    唐宁街十号的电话在此时响起,内阁副秘书长阿姆斯特朗和内政部常务次长布雷斯特表示有事情要汇报,过了一会儿,布雷斯特开始将各城市的情况详细汇报,“艾伦爵士临走之前,还表示可能到了最为危险的时候,政治家应该做出决断力的决定。皇家骑警可能是必须选项。这已经不是罢工,而是涉及到了英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蒂塞德当地受到的影响尤其严重,在BBC的直播当中场面已经近乎于暴乱,打着正义旗号的钢铁工人,却在洗劫商店,点燃汽车,受到波及的店主欲哭无泪,在镜头面前怒斥所谓的工人罢工。

    据不明来源的消息指出,还有南亚面孔的所谓工人,对女性实施了犯罪行为,这个犯罪行为是不是真的还未经证实,但就算是未经证实,这一条新闻也已经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如果有人关注着英国钢铁工人这一次的罢工运动,很容易就会得出来结论,整个英国处在水深火热当中。

    罢工的组织者将罢工行为描述成劳动者和反动政府的对峙行为,但保守党在撒切尔夫人的强压之下已经统一口径,危险的左翼分子正在对英国的繁荣和安定造成威胁,撒切尔夫人十分想要把锅扣在苏联身上,但是艾伦威尔逊正在访问莫斯科,讨论尹朗人质危机的共同立场问题。

    正和苏联人表示关于美国是大撒旦苏联是小撒旦,撒旦应该共同站在一起的转述,现在朝着苏联扣锅显然不行,撒切尔夫人才放过了苏联一马。

    罢工第三个夜晚,撒切尔夫人再次就罢工发表讲话,“不能用暴徒的规则来代替法律和秩序,如果暴徒不停止伤害英国的行为,他们马上就会看见政府的强硬态度。”

    蒂塞德在英格兰东北部,和其他城市的钢铁工人相比,这里名声不显,撒切尔夫人也把这里作为彰显政府毫不妥协精神的地方。

    同样这里也是这一次罢工受损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一方面是手挽着手的钢铁工人,抗议政府的道路封锁想要在物质上让罢工者屈服,另外一边则是从各地调集而来的一千七百名警察,以及两百名皇家骑警。

    局势已经一触即发,这一天虽然没有下雪,但仍然令人瑟瑟发抖,一方面是七千名捍卫自身权益的钢铁工人,与之对垒的则是贯彻政府意志的警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