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有……后面的字看不清了。

    “佟华,把你送的东西拿回去,还有蔡喜亚,王先锋,刘德志,张鹏宇……”

    他每念一个名字,就有人低下头,尴尬得不知道说什么好。

    这些人获得诚信基金的贷款,走出困境后,准备给双乌集团的金总送锦旗,结果被以这件事的实际操办者是林跃,名单是他提供的,要送锦旗就送他,金总不想有人讲他借机图名的说辞给劝退了,他们回去后一合计,林跃帮了他们,陈玉莲又做了商会会长,那这锦旗当然要送了,于是一群人又把锦旗送到了陈玉莲的家里,林跃收了,当时还拍了一些照片,就挂在会议室后面用来纪念小商品城发展历程的展室里。

    要陈玉莲放弃会长的位子这件事是对是错暂且不提,当年受过别人的恩惠,现在却把名字签到联名信上,这行为很操蛋。因为他们本可以用更委婉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比如派一两个代表拎着厚礼去找陈玉莲,跟她说道说道,又或者等林跃回到义乌后跟他商量。

    而现在的做法……摆明是为讨好骆玉珠。

    当年靠别人救命的时候就情深义重,仁厚无双,用不到别人了,扭脸就向他的死对头投诚?

    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怎么了?都不说话?你们不说话,我来说。”骆玉珠看到了邱岩递过来的眼色,不过没有在意,尽管很意外林跃能够及时回来,但是事情走到这一步,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根据我掌握的情报,当年双乌集团答应给商户贷款,是因为小商品城建设过程中有帮市里出资,如果信誉没了,市场垮了,失去租金收入,市里怎么还钱?”

    下面又是一片议论声,老商户们恍然大悟,纷纷点头,表情虽不相同,但是想法很统一------原来如此。

    林跃看着这群人,心里想笑,有些人做生意吧,做到最后都是生意了,生活是生意,亲情是生意,友情是生意,兴趣是生意,理想也是生意……不知道这些人以后躺在病床上等死的时候,回顾今生,会否发现自己做了一辈子金钱的奴隶。

    万事有度,过犹不及。

    李铭看不下去了,站出来说道:“既然你知道当初建小商品城双乌集团有出钱,那应该知道市里为什么给陈姨三个最好的摊位了?很简单,因为是跃哥说服金总出资的,市里为了感谢他的雪中送炭,才给了陈姨三个摊位。呵,只说对自己有利的,你可真不要脸。”

    骆玉珠说道:“怪不得他不希望小商品城没落,原来是怕空手套白狼得来的摊位贬值。”

    “放屁!”

    李铭是真的恼了,这两年他跟着林跃见过不少大集团的高管,有些甚至来自各个国家某一领域的垄断企业,还有一些家族数代经商的世家子,那些精英哪一个不甩这娘们儿几条街?人家再算计,再狡猾,也没像她一样小心眼儿,厚着脸皮说瞎话也不尴尬。

    他活到现在,最庆幸的一件事就是通过表哥李金泽跟随这位对外声称是金利助理的男人,这些年长的见识不是一星半点,而对于骆玉珠,他的评价是格局太小,一个初中都没读过的女人,看到的都是眼前那点事儿。

    不过也可以理解,女人嘛,心胸宽广的不多,有些更是芝麻绿豆的小冲突可以记一辈子。

    “当年你们小商品城陷入信任危机,就算跟跃哥稍有利益关系,可是关金总什么事?双乌集团又不需要你们这些人来承销产品,啤酒、火腿肠、家具、染厂的纺织品,哪一个的销售渠道走小商品城?就连陈姨卖的鞋帽,也是从出口订单里匀出一部分来销售,说句不好听的话,鞋帽这块,国内市场可有可无。时至今日,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省内首屈一指的物流网、特种装备,还有金融领域的业务,哪一个需要用到你们?还不是跃哥,他告诉董事会的人,说成长环境能影响一个人的性格、思想、眼光、格局,企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