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建造完成之后才会送进去。

    因为王霄废除了殉葬制度,所以原本历史上为朱高炽殉葬的五个妃子都活了下来。

    做完了这些事,接下来就是顺理成章的太子登基。

    十个月之前才做过的事情现在重来一遍,大家都是轻车熟路熟悉的很。

    继绣春刀世界之后,王霄再次坐上了龙椅,而且还是大明的。

    还好是不同的世界,否则的话那就真的是乱了辈分。

    王霄也成为了继朱高炽之后,第二位在紫禁城里登基的皇帝。

    之前王霄安排了那么多,布置了那么多。

    现在就连大礼都走完了,那接下来就该是刀兵相见。

    最先倒霉的是郑王,谁让他跟着野心走上窜下跳的,还没有一个之前是皇后现在是太后的亲娘照顾呢。

    郑王的惩罚很重,直接被贬为庶人,彻底失去了皇家的身份。而且还被发配去了遥远的琼州,永世不得离开那座岛。

    这种惩罚,在郑王看来比砍了他还要凄惨。

    之后倒霉的是越王朱瞻墉,他也是被剥夺了皇室的身份。只不过是被特许留在了顺天府。

    有皇太后的照顾,最起码衣食无忧。

    王霄借着这次争夺皇位的事情,发布的第一道明旨就是削藩。

    朱元璋复古,搞了个分封制度。把二十五个儿子分封到了天下各地作为藩王。

    这种开历史倒车的行为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

    之后继位的建文皇帝,还有永乐大帝几乎一生都是在忙着削藩。

    鲁王,秦王,晋王早在洪武年间就死翘翘了。

    建文皇帝削了周,湘,齐,代,岷五个王。准备向朱棣下手的时候,靖难之役爆发了。

    朱棣起兵的时候,剩下的诸王几乎都在支持他。

    可等到朱棣成了天子,他削藩下手的时候比起建文皇帝还要狠的多。

    虽然他没有直接灭那些诸王,甚至还恢复了之前被削的五王之中的四个。可他却是成功的用各种手段收回了各处王府的兵权,同时严格限制住了他们的经济收入与各方面的权力。

    要知道朱元璋分封诸王的时候,王府甲士动辄数千上万。备边的藩王甚至还能统领边境大军,就连国公勋贵都要受其节制。

    而且,朱元璋还规定说,一旦朝中出现奸臣,所有的亲王都要整兵备战,只要天子发来密诏就要立刻起兵勤王。

    朱元璋的这些安排,使得明初的藩王有兵有权有钱甚至就连大义都有了。

    权力之大,远超历代。

    而朱棣则是花费了二十年的时间,将藩王们的兵钱权还有大义全都收走,只留下了一群被当做猪养活的废物。

    原本所有人都认为大明的藩王政策就是这样了。

    可谁都没有想到,王霄登基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居然又是削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