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以及新时代的红一代!

    根据汉律的规定,凡受赐几杖者,皆为三老,免税、赋、役;可行于御道之侧,可自由出入县级及以下地方政府单位,见二千石不拜!

    像田何这种年近九十的,那更是不用说了——就连作为皇帝的刘弘见了,都得是小心翼翼的伺候着,生怕给老人家气出个好歹。

    甚至从理论上,当面对一个九十高龄的老者是,哪怕刘弘作为皇帝,那也是要先拜,而后‘慌忙拒绝对方行拜礼’的!

    都不用说别的,光一点,就足以证明田何这样的老者,在汉室具有的社会地位。

    ——当朝御史大夫张苍,拥有国家行政单位三号首长的政治身份,荀子门徒的学术地位,将近八十岁的高龄,在面对比自己年长不过十岁的田何时,却依旧要执‘子侄礼’!

    这样一个皇帝都不敢轻易招惹,朝中重臣都要敬重的老寿星,在汉室几乎不存在‘被某人胁迫’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田何今日出现在未央宫内,是完全出于自己的个人意愿,来为某一个受神棍群体牵连的群体打抱不平。

    如此说来,那个‘被牵连’的群体是何方神圣,也就很显而易见了。

    ——除了如今的执政学派:黄老学外,没有任何一个学派,能让田老爷子不顾自己一把年纪,撇开老脸,前来指责刘弘‘欲绝易学’!

    也只有执政学派遭受打击,才足以惊动田老爷子出山,出于政治稳定的考虑劝谏刘弘。

    想到这里,刘弘便不由一失笑。

    “倒是没想到,还有这么一项意外收获···”

    作为汉室如今的执政学派,以及学术话语权最高的政治学派,黄老学的优劣势都十分明显。

    其优势自是不必多说,光是历史上一个‘文景之治’,就足以道明一切。

    而黄老学的劣势,也同样能在历史上窥见端倪。

    在历史上,华夏大地经过春秋战国、秦末汉初接连上百年的战乱,使得人口、社会秩序被眼中破坏,百废待兴,民心思安。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汉室鼎立,提倡休养生息,与民休息的黄老学,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时代的选择。

    而这个特性,又使得黄老学‘小政府’的政治提倡,具有十分明显的时代局限性。

    即:黄老学,几乎只适用于乱世之后的文明重建、复苏阶段,却并不适用于发展、开拓。

    在历史上,黄老学便曾经历高祖、孝惠、吕后三朝的积累,以及文、景两代的巅峰,完成了汉政权的文明重建使命,最终在景帝、武帝年间,逐步退出政治舞台。

    从客观角度而言,黄老学在汉室被淘汰,几乎是历史的必然,并没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地方。

    但问题的关键点在于:作为曾经得执政学派,黄老学没落的速度,实在是快的令人发指···

    在历史上的文帝年间,黄老学还依旧稳坐政坛一把交椅;但景帝刚一登基,黄老学就被依旧背负‘暴秦’污点的法家给重创!

    虽然在吴楚之乱之后,法家也逐渐在政坛没有了声音,但儒家的强势崛起,却又让黄老学光速失去政治话语权。

    要说法家的崛起,是因为晁错‘披着儒生的马甲’,怀着险恶用心潜伏到了时为太子的刘启身边,对刘启的政治理念起到了影响,那也还说得过去。

    黄老学输给法家,也可以勉强解释为‘非战之罪’。

    但儒家的崛起,尤其是在黄老学执政的大环境下肉眼可见的崛起,并在短短几十年后统一华夏学术界,形成‘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场景,却是令人无论如何,都无法理解的。

    ——要知道在华夏数千年的历史上,汉室,几乎算是对儒家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