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在墙根下晒晒太阳。至于晚上,别说露宿了,就算是住在屋里,倘若不烧火炕、不烧炉子,都是真能冻死人的。

    这些人倒也明白,径自求到里正头上,里正也不好把人赶出去。

    但里正家也没有这么大的院子,不方便一下子留宿这么多人。

    便干脆利落地把他们分配到了村里。让有空屋子的人家,都腾出来几间屋子,借给他们暂住几天。

    趁着这几天功夫,大家都来帮把手,挖出来一些地窨子,给这些流民居住。

    解决了住的问题,到时候里正就可以再带着他们去择定一些荒地,从县衙借了农具出来给他们使用,让他们开荒种地。

    所谓地窨子,是一种渤海郡特有的住宅。

    就是在地上挖个四四方方的坑,然后就着坑底,开始砌墙,墙面只露出半截在地面上。

    这种房子冬暖夏凉,很是宜居,而且盖起来又快又方便。

    按照靠山屯本地人的干活速度,基本上一天时间,就能盖出来一间。

    地窨子最大的缺点有两个:

    其一是地势低洼。

    万一下了暴雨什么的,或者赶上化雪季节,室内极容易被水淹了。

    其二是外观比较挫。

    论外观,地窨子不仅不如建在地面上的青砖大瓦房那样富有美感,甚至就连泥坯墙苫草顶的民居都远远比不上。

    好在现在已经开化了。

    不然若是感到天寒地冻的寒冬腊月,这地窨子也没法挖。

    那种时候,就只能让这些灾民住山洞,或者是在本地人家里,将就一段时日了。

    老李家也分到一户流民。

    这一家人口不少。真可谓上有老,下有小。

    三男一女,带着四个孩子,两个老人,推着板车,带着行李,背着抱着一堆大包小包。

    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一家,人口比较多,还是因为他们的行李带的比较多,里正把这一家人,亲自安排到老李家。

    突然飞来这么一摊事儿,李家人也很郁闷。

    但即便仅仅是冲着里正的面子,老李家也不能往外推。

    李家人只好把大房的几间屋,都收拾出来,借给这一家子住。

    值钱的东西,自是急急忙忙搬到乔细妹那屋去。

    之前裴英收拾出来的那间书房,也暂时拿了一把大锁,锁了起来。

    毕竟这时候的书本,都是贵重的东西。

    若是被不小心撕了、烧了,或者撒上水了什么的,得多心疼!

    到时候,让他们赔钱,是难为他们;不让他们赔、自己又咽不下这口气。倒不如先做好预防。

    李云心迅速找了机会,跟这家灾民中的几个人,挨排接触了一下,偷偷发动了读心术。

    她发现,这一家子,都还算是品行不错的人。

    而且对老李家明显比一般家庭富庶的生活,也没有什么敌意。

    李云心这才将将放下心来,接纳了他们。

    李景福和乔细妹自打听到有灾民要住进靠山屯的传言,就关起门来商议了几回。等到传言变成了现实,这家人正式住了进来,老两口儿也已经商议好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