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想,”玲子把头甩了一甩:“我只是想着他要是不做和尚,倒是和一个人挺般配。”

    “可别闹了,这十里八村的大姑娘小媳妇儿,我哪个不认识?”栓子嫂摇头不信:“这么排头看去,哪一个也配不上呀!”

    不但她这么认为,众人也都纷纷附和。

    这和尚实在生得太好了,更兼气度非凡,虽然这地方的姑娘也不乏长得俊俏的,可山鸡哪里配得上凤凰呢。

    玲子冷笑一声,说道:“小粽子家里头墙上画着的那个仙女总能配得上了吧?”

    “原来是她呀!”众人听了恍然大悟:“那不还是画儿上的人么?”

    这时印空已经喝完了粥,向众人问道:“小生略通些医术,不知道这里可有生病的人?尽可给治一治,不收钱的。”

    “哎呦呦,那可敢情好。高僧真是菩萨心肠啊!”众人听这和尚能给治病都高兴起来,穷苦人家最怕生病,往往有了病都是挨着,实在忍不住了,才找郎中开几副药吃吃。

    转眼间,刘三伯家里便成了医馆。

    这和尚丝毫也不嫌烦,一个个地看过去。

    有的只需要静养,有的需要保暖。有的施以针灸,有的需用药物。

    很快就过去了大半天,再加上冬日天短,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时候。

    众人苦苦恳求印空和尚再留一日,他也没推辞。

    到这时众人才明白,他行经四方就是为了给穷人治病。

    这时,陈大嫂才想起一件事来,拍手道:“怎么把苦菜奶奶给忘了?她这阵子老寒腿发了,连炕都下不得。昨儿我去看她,疼得连觉都睡不着呢。”

    “可高僧都累了一天了,也该歇歇,明天再把苦菜奶奶抬来吧。”刘三娘说。

    “小僧还不觉得疲乏,还请个人给我带路,我过去给这位奶奶瞧一瞧。”印空说着已经站了起来。

    “您可真是菩萨心肠!”刘三伯说道:“我带你过去吧。”

    两个人一路走着,刘三伯便把苦菜奶奶家的情形跟印空说了:“这苦菜奶奶娘家姓刘,因出生的时候正赶上春天吃苦菜,她娘就给她取了苦菜这个名字。大概也是因为她这名字,所以一辈子苦得不得了。不到二十岁就守了寡,好容易给儿子娶了媳妇,不满一年儿子有病死了。所幸媳妇儿肚子里已经有了她家的根苗,生下来把这孩子养到一岁大,也就改嫁了。苦菜奶奶守着个小孙子过活,那孩子生在端午,就取名叫小粽子。可惜却是个傻子,不会说话不会笑。如今长到快十岁了,竟还不认识人。见了谁就跟没见一样,整天痴痴呆呆的。不过这孩子也有一样出奇的地方,就是会画画。看了什么就能画下来,简直是一模一样。瞧,前面就是他家了,这时候烟囱还不冒烟儿,怕是连晚饭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