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kushuxs.net
    大胜关位于南京之西,北宋时在此设置巡检塞,后置烽火台。元时设水驿,名大城港。

    一三六零年,朱元璋在此设伏,击败了陈友谅数十万军队的进攻,于是改名大胜港并在此设关,即大胜关。

    大胜关地势十分险要,自古以来为南京的江防要塞,明军打下大胜关,便打开了通往南京的道路。

    博洛考虑将战场设在此处,一是因为,这是明军必攻之关,二是也图个吉利,希望能像当年的朱元璋在此击败陈友谅一样,大败东下的明军。

    不过也不知道他怎么会这么想,明太祖要庇佑也庇佑不到他的头上啊。

    明隆武四年七月十日,清顺治五年,从贵池败退到芜湖的清将金砺,在支撑大半个月后,退到了大胜关。

    与此同时,洪承畴冒险发五千人,西援入关,协助金砺防守。

    另一边的明军,在中军站领芜湖后,金声桓、王得仁等部已经进入了狂热之态。

    南京已经是他们眼中的唯一目标,谁也无法阻挡,中路军进取南京。

    在金砺撤退到大胜关后,皇帝的大纛旗也来到了关下。

    这一日天气阴凉,凉风阵阵,正是攻伐的好时机。

    大胜关上的守军严阵以待,关前平原上,布置了十几个方阵,近百门各种门类的火炮,摆在最前,拥着楼车、飞桥、云梯的近前攻城部队摆在其后,再就是负责近前压制关城火力的大群弓手、铳手集群。

    在正规的明军之后,还有数以万计,受到皇帝鼓舞,自发赶来助战的江南士绅和百姓。

    此时大风渐起,吹动两军军旗随风而舞,城上城下的士卒,相互注视着,杀气蔓延,一片肃杀。

    明军阵前,皇帝在高大的望楼车上,各级统兵将领跨马来回奔驰,报告着各部准备就绪的情况。

    皇帝看了金声桓一眼,说道:“爱卿,都交给你了,朕不插手,就只站在这儿给将士们打气。”

    金声桓闻命向皇帝行了一礼,他知道这是他人生最为辉煌的时刻,知道这一战关系到他通向封王的道路和人生的巅峰。

    金声桓拼命吸入几口气,然后又重重呼出,将帅需要冷静,他强着把心中的波澜压了下来,最后终于“呛”的一声拔出佩刀,暴喝的指向大胜关,“进攻!”

    隆隆的战鼓声响彻大地,漫天的号角声冲天而起,伴随着旌旗舞动,城下还剩下的四万大军齐齐呐喊,数以万计的百姓也厮声而呼,声浪如波涛拍岸。

    摆在最前的火炮开始怒吼,炮身猛退之下,硝烟腾起,一枚枚铁弹喷射而出,猛然砸向城头。

    进前的士卒,开始推动云梯,吕公车等庞然大物缓缓前进,士卒们整齐的号子声叫个不停。

    这些声音与士卒的喊杀,火炮的轰鸣,为整个宏大的战场,配上了盛大的音效。

    金砺站在一个墙朵后面,有些紧张的注视着如潮水般涌来的明军。

    他三万人与中路明军缠斗了三个多月,几次损失后,已经只剩下一万人,幸好洪承畴咬牙给他补了五千,他才有些底气。

    他与中路明军都是疲军,但严格上讲,他要更疲,因为他一直败退,而中路明军虽然久战疲乏,但是却一直再打胜仗,士气旺盛,所以金砺有着很大的压力。

    他是博洛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他顶部住,让明军突到江宁城下,那不仅博洛的计划全完,江宁还有可能因为兵力空虚,被明军攻下。

    这时关墙下,喊杀声愈近,如惊雷一般在每名守军士卒的耳边炸响,高耸的吕公车如一头头怪兽向大胜关靠上来。

    这种攻城利器,一旦搭上关墙,对于城墙的威胁将是致命的存在。

    这时眼看着吕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