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劫,海外的商人都是人心惶惶,以至于贸易数量巨减。”

    黄馨低声说道,心中颇为不安。她生怕王松勃然大怒,来个兴兵讨伐,这事可就闹大了。

    “占城?”

    王松不由得一愣。前世的时候,他只知道占城是越南一部分,“占城稻”一年两熟什么的,大宋引进“占城稻”,从而水稻产量翻番。

    除此之外,他还真不知道,这占城竟然敢公然打劫往来商船,这不是拆他的台吗?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何况事关国运。

    “这交趾国本是我中华故地,本朝曾两次征伐,均是无功而返。交趾北部为李朝,南部则是占城。说起来,李朝之地,如今可是比占城大的多,人口也多上不少。”

    马扩的一句“交趾国本是我中华故地”,正中王松下怀。联想到后世此弹丸小国频频叫嚣,上蹿下跳,王松的一股怒火升了起来。

    “相公,据来往的海商说,李朝皇帝李乾德死后,因无嗣子,由皇侄李阳焕继位。李阳焕溺乱女色,国政混乱,权臣当道,郡臣多卖官鬻狱,贿赂公行,各地盗贼峰起,拥兵割据,自相火拼。李朝国势,大不如前,正是我朝用兵的良机。”

    黄馨察言观色,看王松脸色铁青,目光阴冷,下意识地把交趾的情形和盘托出。

    海外用兵,可不只是甩甩嘴皮子的问题。尤其是现在南方还是大宋朝廷,若是要出兵,就只能沿海路进军。

    大名府距离交趾,路途何止五六千里。即便要前去攻打,也得找个好的落脚点再说。

    推荐下,我最近在用的追书app,缓存看书,离线朗读!

    占城,看来是一处合适的据点了。

    刚好,这次他们劫掠海上商旅,就是一个很好的借口。

    “李宝在台……流求,军用的港口建的怎么样了?”

    差一点,后世的“台湾”二字脱口而出,这个时代,它还只是叫流求,台湾并未流行起来。

    “相公,进度有些慢,不过年底应该可以完成。”

    王松点了点头。这个时候,澎湖列岛和流求,都没有被大宋朝廷重视和归于治下,他终于可以捷足先登了。

    “从归正的伪齐将士里面,挑三万人过去,水师一半驻扎在流求,众军一起开拓流求。到时候就派李成过去。修路架桥、垦荒屯田、兴修水利,到了明年春,流求要有个大变样。”

    想起历史上,那些欧美的殖民者几百人都能建立一个港口或者堡垒,堂堂的中华民族,地大物博,豪杰辈出,雄兵百万,又岂能落在后头。

    将来的时候,中华的触角可以伸及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是中国的地方。

    “相公,该去见各国的使者了。”

    黄馨在后面提醒道。

    “想不到我区区一个宣抚司,竟然有如此多的海外使者前来。”

    “相公,这不足为奇,还不是兵强马壮使然。”

    这些个勃泥、占城、真腊、甚至大食的使者前来,也许不会拜会大宋朝廷,但这河北,他们是必来。

    至于规格,他们并不在乎。宣抚司的一份回书,比大宋朝廷的还有分量。

    毕竟,谁都看得出来,如今的河北,平夏灭齐,伊然和金国分庭抗礼,而兵锋之盛,过之而无不及。

    所有到过河北的外来使者,都是为宣抚司治下的欣欣向荣而惊诧。河北所展现出来的前景,远不是只知杀戮的塞外各国可比。

    中华文明,果然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之地,更是时有英雄。它也许会偶尔沉沦,一旦振作,必会是一飞冲天。

    “高丽和日本,没有派使者来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