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冲突,以免影响了军队的名声。

    “好!好!好!怕了你还不成!”郑二沉声道:“几位好汉,我给你们赔不是了,抱歉,抱歉!”

    “看你这厮也不是有意的,否则今天打断你的狗腿!”

    领头的粗壮汉子说完,摆摆手,众人舍了郑二,向前而去。

    郑二摇摇头,本来是个高兴的日子,没想到遇上这等糟心事。

    猛然,郑二觉得不对,他摸向自己的怀里,早已经是空空如也。

    那60个银圆的布袋,早已不知去了什么地方!

    郑二头上冷汗涔涔而出,脑袋里面懵成一团。这才仅仅片刻,60贯钱只剩下了手里布袋的8贯,怀里的52贯早已经无影无踪!

    过了半天,他才反应了过来,仔细思考了一下,他反身向后跑去,在人群里面左右查看,哪里还有那些闲汉的身影。

    自从去年年前,这一家“华夏银行”建成问世以来,就深受大名府百姓、军民的喜爱,因为比起传统的钱庄,“华夏银行”的背后是宣抚司,光是这信用,“华夏银行”已经是个中翘楚了。

    再加上在银行开业前,报纸上铺天盖地的渲染和宣传,到“华夏银行”存钱,送米送油等等优惠措施,再加上合理的利率,“华夏银行”赚了个满堂彩。

    同时开业的除了太原的“华夏银行”分行,还有汴梁城和长安城的“华夏银行”分行,以及其他十几个小的分行。

    同时,银行的全部结算,没有了银子、铜钱、铁钱,而主要以银圆和铜圆代替。至于大笔的交易,银行则是推出了银票,可以在华夏军控制的任意地方使用。

    银圆一套四币,币面计重为:库平七钱二分、三钱五分、一钱四分四厘、七分二厘共四等币值,在市面上当作一元、五角、二角、一角流通。

    铜圆则是银元的补充,则是是一套六币,分别为五角、二角、一角,以及五分、两分、一分,五角铜元相当于一角银元的一半,其它依次减小。

    银圆的形状为圆形,正面铸有“壹元”二字,上圈有“华夏制造”四字,下圈有“库平七钱二分”六字,背面镌有万里长城图形。其余币值的银元形状不变,只有数字不同。

    铜圆同为圆形,材质为铜锌合金,颜色金黄,形状和银元一致,比如五角的铜圆,正面为“五角”,反面为梅花。其它的铜元除了数字不同,其它所有的都一样。

    银票则是应用于大笔的数额,所以印刷精密,数量也极少。印刷的纸张用的是特殊的材质,图案复杂,颜色多种,而且上面还有“伪造者死”四字,这也是防止伪造的必要手段。

    由于贸易司的生意如火器、玻璃、石炭、食盐、铁器等,已经打通大江南北,而为了推广银圆和铜圆,宣抚司规定,所有

    钱来购买东西的客商,必须到当地的“华夏银行”把银两兑换成银圆和铜圆,方可进行贸易。这也是铜圆和银圆能够很快推广的重要原因。

    而这背后,就是宣抚司的信用,夸张一点,就是宣抚司代表下的军阀信用,百姓和客商们都相信宣抚司的力量和实力。

    军中是使用银圆和铜圆最早的地方,十万雄兵,再加上数万的民政人员,每个月都是几十万贯钱的支出,而且军中是强制性的使用,所以很快,银圆和铜圆就被推行了下去。

    银票数量巨大,携带方便,安全易藏,背后又是宣抚司这座大山,商贾无人不喜欢。慢慢地,宣抚司治下的地方,包括大宋朝廷控制的江南,已经开始使用这些新的货币。

    一元的银圆为七钱二分,100个银圆的重量有72两,带在身上极为沉重,因此市面上大宗交易时,商贾都喜欢用华夏银行的“银票”,信用可靠,快速方便,使用效果极佳。

    大量的银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