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和翟二频频拱手,向周围的百姓回礼。翟二早已经忘记了刚才的忧愁,更是意气风发,待大批乡民散去,依然是意犹未尽。

    两人上去,意欲偿付桌碗酒具的损失,茶肆主人连声拒绝,言二人杀虏有功,乃是英雄,不敢受偿。

    “二郎,大丈夫生不能五鼎食,也要五鼎烹。若能如种少保一般,哥哥我是死也瞑目了。”

    王峰拍了拍雄心勃勃的翟二,笑道:“翟二哥,还是好好想想,如何找到你的小凤姑娘吧。”

    千古英雄,浪花淘尽,北宋末年,种师道只有一个,若非时来运转,造化佑人,如何能一飞冲天。还是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干你乡村闲汉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去吧。

    “二傻子骑着大马回来了!”

    二人刚一进镇子,就有孩子迎了上来,尾随在二人马匹周边,拍着手掌,在路口大声地叫道。

    许多孩童从屋里及镇子周围跑了出来,一边跟在马匹两旁拍着手,一边喊着“二傻子”,王峰和翟二人骑着马,沿着长街向前徐行。

    “去,去,你们这些小家伙!”

    翟二骑在马上,一边做手势驱赶着两旁的孩童,一边嘴里不耐烦说着。一些邻人则是惊讶地打量着马上的翟二和王峰,向二人打着招呼。

    王峰坐在马上,脸上带着微笑,回应着孩子们和乡邻,浑不把这当一回事。他已经傻了20年了,自然不会把孩童们的嬉戏和旁人的指点放在心上。

    翟二带着他来到一座屋前的时候,上面却有铁将军镇守,看来王峰的母亲是出门了,却不知去了哪里。

    “二郎,你如何这么快就赶回来了,路上碰到番子没有? 你娘去了山上的山神庙,应该过几日才能回来。”

    隔壁的邻居翟李氏走了出来,看到马上的王峰,愣了一下,嘴里说道。

    从开封到洛阳,再到伊阳县,500百多里地,王峰和翟二步行,最起码也得是十几二十天,却没想到这二人得了马匹,速度自然是快了许多。

    “多谢婶婶,二郎到我家去呆几天,等他娘回来了再过来。”

    翟二和王峰谢了翟李氏,沿街道向前而去。

    二人顺着石板道,一路前行,处处都是土墙青瓦,许多门楼都是茅草覆顶,看来这河南府的民间也不富裕。

    来到翟二家的门前,很普通的一家农家小院。翟二刚一进门,他的父母就围住了他,围着儿子上下打量,问东问西,看来非常疼爱自己的这个小儿子。

    翟二却是眼睛一瞪,不耐烦地说道:“爹,娘,赶快准备点吃的东西,我和二郎早上到现在,还没有吃饭呢?”

    王峰上前见过礼,翟二的父母赶紧去准备吃食,完全没有注意到王峰举止言谈,进退有距,已经恢复了正常。

    王峰羡慕地道:“翟二哥,你爹娘对你可真不错。你要好生善待他们,千万不可耍小性子。”

    翟二点点头道:“二郎,你就放心吧,哥哥我是不会做出什么不孝的事情的。”

    “松哥儿,你走的这几天,南庄张家的人又来了,听说闹的挺厉害的。走的时候,你娘都没有跟出来。”

    二人吃饭的功夫,翟二娘亲在一旁罗罗嗦嗦地说道,但大多数像是说给自己儿子听的。

    “娘,张家的人跑过来干什么?”

    翟二惊讶地抬起头来,停止了吃喝。

    “还能为什么,还不是和松哥儿退婚的事情!”

    翟二娘一边理着菘菜,一边低声说道:“张家的小娘子年龄也不小了,总不能一直耗在松哥儿身上。松哥儿虽然人长得不错,但毕竟脑子上吃点亏。张家就是不愿意松哥儿入赘张家,想要悔婚,这才找上门来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