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的御天台屋顶,大唐天师袁凤镜一身白衣如雪,站在引龙台上,背负双手望着天上明月,雪白的长发与素白的长衫几乎融为一体,飘然如仙。

    知道身后传来轻盈的脚步声,袁凤镜才回转身,只见一名年轻的道童恭敬地站在引龙台下。

    道童看上去不过十七八岁年纪,文质彬彬,不似道家童子,倒像是谦谦有礼的读书士子,那一双亮若星辰般的眼眸清澈如水,不带一丝一毫的杂质。

    “师父!”道童恭敬道:“弟子已经将【皇极经世】十二卷六十四篇俱都背诵完,不过其中有诸多疑惑之处,还要师父指点。”

    袁凤镜凝视着道童,眸中带着一丝怜爱,温言道:“【皇极经世】包罗万象,以河洛、象数之学显于世,要参悟其中的要义,非朝夕之功,你若能在四十岁之前有所领悟,就已经是超然于世,所以不必心急。诸多疑惑,不要急求解惑,万法自然,许多东西只有自己去慢慢感悟才会益身益世。”

    “弟子明白了!”道童躬身道:“弟子不会急于求成。”

    袁凤镜微一沉吟,终是道:“陈逊,你在宫中十六年,没有踏出过宫城一步,心里怪不怪为师?”

    陈逊摇摇头,很直接道:“如果一生一世待在御天台,正是弟子平生之愿。”

    “【道德经】第二篇,你背给为师听一听!”

    陈逊有些奇怪,不过却很乖顺,诵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陈逊微微点头,转过身,背负双手,背对陈逊,平静道:“多年来,为师教你潜心武道,无为而修,但道家的理念,从来不是真正无为。无为的最终目的,是化为有为。”

    “师傅说的是无为真功?”

    “无为真功修身修心,最终修世。”袁凤镜望着天上明月,神情淡漠:“为师要你去办一件事,化无为而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