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招安的那支水军也已经驻留在宁化港附近。”看向郡丞霍勉之道:“霍大人,他们诚心来投,龙锐军自然是如虎添翼。只是建设水军港口以及他们的后勤供应,事情繁琐,这些还真需要你来帮忙操办。”

    霍勉之拱手道:“下官自当竭尽全力。宁化港那边有海泊司的署衙,到时候可以从那边抽调一些人过去帮忙建造港口。宁化县令是郡守大人的弟子,赴任不久,正好借此机会让他好好历练一番,协助水军建港。”

    郡守白玉楼抚须笑道:“赵全本就是宁化县出身,所以当时就安排他前往宁化县赴任。这些时日他一直在宁化县积极推进均田策,一切也算顺利,说起来也算是一名干吏。宁化港在宁化县境内,要在附近驻军港口,赵全自然是义不容辞。”

    “至于后勤供给,下官派人先去那边核实一下编制人数。”霍勉之道:“钱粮装备的数目要核算之后才能做调运。不过将军放心,上次郡守大人提出的屯良策,以粮抵税,效果甚好。关内的商贾们这些时日源源不断地将粮食运了过来,粮仓日夜赶工,大部分都已经完成,目下存粮还算充足。而且现如今正是秋收时节,下官已经嘱咐下去,各县要尽快囤积粮草,保证粮草无忧。”

    白玉楼道:“大将军将辽西世家的田地都退还给他们,而且颁下了新的政令,世家也需要缴粮纳税。其实辽西往年是对百姓盘剥压榨,才会收缴足够的粮草。如今减轻百姓赋税,安抚了百姓民心,但收缴上来的粮草其实不减反增。那些世家占据了大批的良田,他们以前不比缴粮,现如今从他们那里收缴上来的粮食肯定只多不少。”

    “初步核算过,辽西-大大小小的世家如果如数缴纳粮食,官府这边所得粮食比去年只多不少。”霍勉之也是含笑道:“特别是以粮抵税的屯良策,让许多商贾在关内四处购粮,听闻幽州许多粮商的存粮都是被贸易场的商贾们一扫而空,全都运到了咱们这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辽西这边粮食充沛,下官这个后勤管事也舒坦多了。”

    众人闻言,都是欢喜,毕竟有粮在手,那比什么都重要。

    宋士廉见众人欢声笑语,神情却是有些严肃。

    秦逍看在眼里,问道:“宋大人,你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