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捷径上名校,要帮忙就必须慎重。

    以陈茹夫妻俩现在的情况,吴春琴要帮忙真的是看在过去的情分上,不是指望陈茹能回报她什么。

    大家从社会地位、事业高度和收入这些维度去衡量,都已经不是同一阶层的人了,陈茹是没能力回报吴春琴的。

    今天见了面,吴春琴看得出来陈茹把女儿教育的不错,闻樱虽然是在西南地区小城市长大,却有主见不怯场,一点都不小家子气,属于可以帮一帮以后能发展更好那种孩子。

    没想到闻樱把吴春琴的好意给拒绝了。

    吴春琴并不恼,她甚至有点高兴。

    年轻人有志气当然是好事。

    闻樱这点和陈茹年轻时挺像的,陈茹也不会随便接受别人的好意。

    不同的是陈茹年轻时处事硬邦邦的,绝不会拉下脸求人,闻樱有志气,却不是陈茹那种刺猬脾气,拒绝别人的同时,还能不让别人生气。

    年轻人嘛,要是一点志气都没有,吴春琴还不喜欢呢。

    只是闻樱现在太年轻了,年轻到没有经过社会的毒打,不知道一个较高的起点对人的一生影响有多么大。

    吴春琴放弃高校的教职,辞职到外面开公司,就是搞学术这条路走不通。

    虽然她工作后提升了学历,考研读博,从工厂到高校任教,看起来已经弥补了第一学历不足的差距,其实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壁垒就在那里,看不见摸不着,却又真实存在着。

    还有在厂里上班那几年,对吴春琴来说是最好年华的浪费。

    留在高校,她永远触摸不到真正核心的圈子,做不到最好,以吴春琴的骄傲来说接受不了“将就”。

    吴春琴现在也算有了新的事业,在别人眼里是成功人士,但她同样有遗憾。

    ——如果高中时,吴春琴能预料到今时今日的为难,在学业上更努力一点就好了。

    她可以上一个本科。

    在学校里就考研读博。

    她不用浪费那么珍贵的几年!

    她不会落人之后。

    吴春琴叹息,“这种后悔呀,可能不是在你高考后,甚至不在大学毕业后,而是在……小樱,你真的要想好。”

    吴春琴的话让闻樱和陈茹都沉默了。

    闻樱的沉默是在回忆上辈子。

    自从她拒绝回老家考公,选择来魔都打拼后,苦过累过,情绪崩溃过,唯独没有后悔过。

    陈茹整个人却像侵在冷水里一样。

    吴春琴说的不正是自己吗?

    那种后悔,不在高考后,不在大学毕业后,而是现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