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账面现金差不多还有1.4亿左右。

    不计单车折旧,每月亏损额在2500万元以上,账上总现金还够嚯嚯5个月。

    现在来看,在获得5000万美元A轮融资后,张益达只拿出1/3资金用于造车过于保守了。

    现在有了三个月的运营基础后,财务模型也制作出来了。反推过去,惠民单车当时的最优方案是制造15-20万辆单车。

    下一步的战略是进驻全国二线城市和省会城市,同时四座一线城市的单车数量还得进一步提高。

    扣除四大一线城市,二线及省会城市共45座,各1万辆就是45万辆。

    京城、魔都补充到10万辆,鹏城、羊城补充到5万辆,扣除现有12万辆,还需要补充18万辆。

    63万辆,6.3个亿,造价差不多1亿美金多一点。

    投放规模差不多在现有基础上扩大了5倍,运营亏损哪怕不扩大5倍,也有4倍,一个月的亏损就是1个亿。

    以半年为规划,起码还得留够6个亿运营资金。

    要实施2.0战略,需要2亿美元的资金做支撑。

    考量一番后,张益达同意了张鹰提出的扩大融资规模请求。

    翌日。

    沈北朋叫上徐小明,张益达叫上雷东明,连同张鹰和朱小虎,六方见证下,签署了A+轮融资协议:

    按投前估值5亿美元,金沙河创投和经纬全球各自领投5000万美元,黑衫资本跟投2000万美元,真科基金跟投500万美元。

    惠民单车完成总计1.25亿美元的A+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6.25亿美元。

    A+轮融资后股份变更为:

    张益达:54.4%

    期权池:6.4%

    华屹资本:3.2%

    黑衫资本:16%

    真科基金:4%

    金沙河创投:8%

    经纬全球:8%

    张益达的股份比例相较于A轮融资下降了20%,但是因为有1股股票有20票投票权这个大杀器,股票投票权仍旧维持在92.3%高位。

    黑衫资本和真科基金行使了跟投权,股份比例维持A轮时的比例,没有被稀释。

    华屹资本因为募集的资金都投给了锐向产业共赢基金,没钱投资,所以股份比例也被稀释了。

    1.25亿美元折合7.78亿人民币,加上账上现有的资金1.4亿,惠民单车储备现金一下子就高达9.18亿了。

    不过这钱来得快,花得也快,张益达反手6个亿就打给了富士达代工厂,一次性下了60万辆共享单车的生产订单。

    惠民单车现在跟富士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生产价格本来是有一定优惠的。

    但是考虑到单车生产出来后,还需要运输到全国各地做投放,运输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所以最终还是以1000元/辆的单价给到了富士达这笔大额订单,包含代工生产、运输到全国两个环节。

    另外,各地的运营分中心也需要提前筹备起来了。

    除了京沪鹏羊,惠民单车一次性又建立了42个运营分中心,分布在二线城市和省会城市。

    具体有:

    广东5座城市:东莞,佛山,珠海,中山,惠州

    浙江7座城市:杭州,宁波,温州,绍兴,金华,台州,嘉兴

    江苏6座城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徐州

    山东3座城市:青岛,济南,烟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