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直拖到正统四年春,又坚持了一年半的刘继元,终于在内外交困,无以为继的情况下,被赵从真彻底击破。

    由于这种冥顽不化的反抗,激怒了赵从真,也惹恼了交趾朝廷,最终刘继元全族女眷及子孙数十人,悉数被诛杀,刘继元本人的尸体,还被挫骨扬灰,意欲使此悖逆无道之徒,永世不得超生。

    于正统二年至四年发生在安南国内的这场叛乱,其影响是深远的,意义是重大的。这是一场由宗室掀起的叛乱,也是从此之后,在南洋诸国,王室之间的争斗明显多了起来,激烈了起来,分封体制下,那些有粮有钱有兵的公侯们,也掌握着随时发动叛乱的能力。

    同时,这种同室操戈的局面,也逐渐血腥起来,也是以刘继元全族被诛为开端与标志。虽然同根同源,甚至同种,但在百年数代之后,所谓血脉相连,也只是一种形容词了,远比不上权力、利益更动人心。

    可以说,“二侯叛乱”,就像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一般,负面影响不断向周遭扩散,深刻地影响着整个南洋地区,也促进南洋封国历史向下一个阶段转变。

    而于安南国内而言,影响之呈现则要更加直观,弊的一面,激烈且持久的战争极大地损耗了安南的国力,打断了其向上发展的节奏,也加剧了朝廷内部的斗争与混乱。

    有此为鉴,自刘继丹统治结束后,安南王室以武力夺位、政变的情况,开始频繁起来,这加速了王权的旁落,世家权贵的崛起。

    当然还是有利之一面的,至少经此一乱,交趾朝廷完成了对西南四州广大区域的实际掌控,刘继元、刘继初二侯,在汉化开拓方面,还是有正面作用的。

    同时,此乱过后,感越发尖锐的汉夷矛盾,以及占据人口多数的土着百姓的积怨,交趾朝廷开始从各方面,对这些土着开口子了。

    具体地来讲,就是从政治、经济乃至军事上,更进一步地将其吸收进安南国的军政体制内,当然,基本前提是,必须得是汉化的顺臣。

    看起来,这就是一贯延续的汉化同化政策,但比起过去,有更为大胆的让权、让利,安南地区,真正的民族同化,也由此开始加速。

    这导致,在后续的几十年中,崛起了大量土着权贵,并且在安南的体制内,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批人的崛起,一方面巩固着安南国的统治,一方面又使安南国的政治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一直到百年之后,安南才真正形成了一个成熟的、稳定的、混一政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