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的局势对于晋王已经极为不利,覆灭就在旦夕之间,若这一切果真是陛下“引君入彀”的谋划,那就说明陛下早已胜券在握,晋王必定失败。

    全力支持晋王的山东世家何去何从?

    城外正死命守卫承天门的山东私军何去何从?

    崔信问完这一句,放在桌桉上的手不受控制的微微颤抖,心头一股股寒气往上冒,想想那后果,不由得彻骨冰寒。

    必须做一些什么了,不能坐以待毙……

    褚遂良坐直腰身,看了看面色凝重的两人,提议道:“不如……拨乱反正,以正君臣之位。”

    萧瑀、崔信两人并无意外。

    先前在昭德殿之时,两人之间便已经有了默契,只是不知应当如何行事、何时行事,现在局势急转直下,拖无可拖,必须开诚布公的谈一谈了。

    萧瑀道:“崔公之意如何?”

    崔信早有预料这两人身在曹营心在汉,当即颔首:“听从宋国公吩咐即可。”

    萧瑀吁了一口气,他最怕崔信因为山东世家损失巨大而心有不甘,宁死也要扶持晋王到底,既然崔信拿得起放得下,如此最好。

    “现在有一个问题,咱们向谁投诚反正?”

    褚遂良与崔信一愣,沉吟不语。

    陛下现在坐镇武德殿,不仅见不到,消息也不能互通,自然不能直接向陛下献上降书俯首称臣,房俊也引兵于太极宫内鏖战,那就只能在李靖、薛万彻、以及刘仁轨三人当中泽选其一。

    但是向谁投诚,其间却是差别巨大,这是一份巨大的功勋,足矣使得受降者在朝堂之上地位陡升、权威加重,而相应的,也必须不遗余力的保障投诚之人的性命、利益,否则名誉损毁、背信弃义……

    论地位,自然是李靖最高,“军神”之名享誉全军,此番晋王兵变叛军围城,李承乾更是将长安城外围的防务尽数交付,十分信重,切李靖平素为人低调,敦厚诚实,可以信任。

    晋王兵变,牵涉进去的宗室、皇亲不计其数,等到战后,薛万彻必然成为皇亲之中为数不多执掌大军的将领,且此番晋王兵变的过程中,薛万彻始终紧跟李承乾脚步立场坚定不动摇,战后予以嘉奖封赏乃是必然。

    唯有刘仁轨不过是水师之中区区一介将领,官职、爵位、地位、权势等等完全不足以与前两人相提并论,但他身后却站着房俊……

    萧瑀沉吟一番,缓缓道:“刘仁轨。”

    李承乾对于房俊之信任,甚至有可能犹在在皇后苏氏之上,虽然并未名言,但无论此前关陇亦或是此次晋王发动的两次兵变,朝廷所采取的应对之策肯定皆出自房俊之手,能够将生死存亡之大事尽皆托付,这是何等信任?

    而房俊也以接连不断的胜利回报了这份信任。

    故而,等到李承乾平定叛乱、剪除不臣,房俊必然成为权倾朝堂的“当朝第一人”,在李承乾这一朝,任何人都难以望其项背。

    只要与刘仁轨达成投诚之协议,间接得到房俊之承认,那么他们的权势、利益必将得到保障。

    崔信颔首:“可。”

    褚遂良也点头认可。

    萧瑀起身:“事不宜迟,这就派人联络刘仁轨,尽快达成投诚之条件,迟恐不及。”

    “正该如此。”

    既然已经决定背弃晋王向李承乾投诚,那就尽快成行,越早越能争取更多利益,否则等到晋王兵败之后再投诚,几乎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萧瑀当即起身走出去,安排人联络刘仁轨。

    ……

    天街之上,双方鏖战始终未停,虽然其间难免各有修整,但战斗一直进行,随着时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