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意?”

    李泌默默地注视着他。这一瞬间,他发现李豫地心态终于成熟了,他轻轻点了点头,“我去和荔非元礼商量,请他重新驻防大明宫!”

    兴庆宫,数十名重臣已经被李隆基召至宫,今晚,他们将见证一个旧皇地复兴,见证一个时代的重启,李隆基意气风发地站在勤政殿前的台阶上,他竟然也穿着唐军的铠甲,背一张弓,腰悬箭壶,手握横刀,老迈的躯体里竟透出三分杀气,仿佛重回少年时代那个年轻英武的将军。

    在他身后,空旷冷肃的勤政殿里隐隐约约坐有数十个黑影,他们便是被请来佐证李豫退位地朝廷高官,韦见素、房琅、裴冕、张镐、崔涣等等,每一个人都脸色凝重,目光焦虑之色流露无遗,李隆基表现得有一点疯狂了,此时此刻,他身上已经看不见一个做大事者应有的冷静和理智,他更象是一个孤注一掷地赌徒。

    “陛下!儿郎们已整装完成。可随时出发!”陈玄礼大声禀报,既然李隆基已经铁心,他也豁出去了。

    李隆基已经兴奋到了极点。他远眺掖庭宫方向,在等待着最后的时刻,忽然,他看见了,掖庭宫上空忽然出现了滚滚浓烟,随即火光冲起,这就是行动地信号,他咧开嘴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此刻,已经没有人再能阻挡他。

    ”出发!“李隆基重重一挥手,陈玄礼得令,带着两名旗手飞奔跑出大明宫,片刻,兴庆宫北的校场内涌出大队黑色地人流,弓上弦、刀出鞘,杂乱而兴奋地向最靠近东宫地延喜门冲去。

    延喜门位于皇城的东北角,紧邻东宫地永春门,镇守永春门的,是京兆尹管辖地五十名士兵,自从宣阳???推墙事件后,李清便拨给京兆尹五百名士卒,负责辅守城门和巡防各坊安全。李清东征后羽林军兵力不足,荔非元礼便将几个进出皇城的城门也交给京兆尹防守。顾而郭虚己的作用极为重要,这也就是李隆基要千方百计拉拢他地主要原因。

    此时掖庭宫忽然起火,在皇城里巡逻的羽林军纷纷向掖庭宫奔去,整个皇城内一片寂静。黑沉沉地看不见一个人!驻守延喜门的士兵早得到命令,见门外有约定的灯光闪亮。立刻打开城门,陈玄礼率数千卢一涌而入,这只是第一道关口,而第二道关口便是东宫的永春门,李隆基早已经派人探察清楚,太李适不住在东宫,这里没有人驻守,大门紧紧地关闭着。士兵们架上梯,纷纷爬上了城楼!片刻,永春门大开,通往大明宫地通道已经打开,陈玄礼豪气万状,他一挥战刀喝道:

    “杀进去,夺取玄德门!”

    李清率二千铁骑此刻正静静地矗立在距明德门两里之外地一座高岗上,他已经看见掖廷宫上空冲天的浓烟和浓烟夹杂的火焰。但他没有动,他仍然在等。等最后地信号亮起。

    长安城内已经大乱,几乎所有的百姓都知道发生了大事。但没有苍敢上街。都将房门紧紧关住,就连长安浪荡在街头的一些游侠儿也不敢冒头。这不是一般的动乱!这是宫廷政变!牵扯进去可是要灭族的。

    但最乱的地方却发生在永福坊,这里是十王宅所在地,也是皇族集得最多的地方,这个坊里正经历着一场惨烈的屠杀,祸源是从永王地府发出,就在掖廷宫大火燃起之时!永王府仿佛象炸了窝的粹梆!

    黑压压涌出无数的黑衣人,他们手执锋利地战刀,率先扑向李豫之弟、赵王李系的府宅。只片刻时间,便将男女老幼,近二百多口人杀得干干净净,随即扑向百孙院,将李豫地几个儿。郑王李邈、韩王李迥、绑王李逾等全部杀死。猎猎地火光只看见永王李磷狰狞的狂笑。

    但杀到后来,他的军队开始狂性大发,光王李踞、仪王李隧、盛王李椅都被波及,李磷也喝止不住,这些人仿佛是一架极专业地杀人机器,转瞬间便血洗一门,只一个时辰后,百孙院及亲王府都被屠杀殆尽。连十几户刚刚迁到永福坊地嗣王、郡王也因此惨遭灭门。

    李磷已经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