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南诏功臣,李清是高力士刚刚看上地后起之秀。精明能干且善于变通,绝对是可用的大才,而太党内的人要么是暮气沉沉、行将朽木的老臣,如礼部尚书席豫、工部尚书陆景融;要么出生名门、拘于规矩而做不了大事的世家弟,如刑部尚书韦坚、大理寺卿崔翘;而高仙芝、王嗣业等人刚毅有余,柔性却不足。

    李亨手下最缺乏的,恰恰就是李清这样年轻有为,有谋略且有手段之人。李清昨日地来访使高力士一眼便看了他。他决定要将李清扶为太党的流砥柱,让他保李亨顺利继位。从而使自己投在李亨身上的本钱能得到最大的收益。

    杨钊的密告涉及到了他的切身利益,时间已经来不及,不能再等到明天,高力士当即进宫将李隆基从温柔乡里叫醒.便将杨钊所告密之事详详细细给李隆基述说了一遍,最后道:“老奴觉得事关重大,不敢耽误,连夜来汇报,打扰皇上休息,请皇上恕罪!”

    说罢,高力士连连叩首,向李隆基请罪。

    李隆基的睡意全失,高力士的密告使他震惊不已,他知道今天是李林甫幼过周岁,有不少朝官前去祝贺,但他万万没有料到,这竟是李林甫召集手下密谋的掩护,所谈内容虽不是谋逆,但这种结党营私的密谋行为却让李隆基异常恼火。

    他起身在房间内慢慢地踱步,心在迅速评估其地利弊,‘结党密会’,这是历朝历代都有之事,以前张龄、李适之也有过,关键不要是太便可。再者,现在自己还要再用李林甫,尚不能翻脸,也罢,此时暂不追究。

    想到此,李隆基的怒气也慢慢平息下来,心对李清和杨钊却有了十分地兴趣,李清本来就是他想大用之人,辅佐太,李林甫对他忌惮也是情理之。

    倒是杨钊却让李隆基有点意外,竟让打了一辈雁的李林甫看走了眼,栽在他地手上。

    “想不到连李林甫这老儿也有瞎眼的一天,这倒是件十分有趣之事。”

    李隆基的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如此,朕更要好好栽培他了。”

    一抬眼,见高力士还跪在地上,便摆摆手,示意他站起来,笑着安慰他道:“此事你做得很好,及时禀报了朕,让朕心里有了准备,明天的大朝,朕就不会被人所误。”

    他眼角余光微微向内室的芙蓉帐一瞥,压低声音对高力士道:“你去转告那个杨钊,让他跟着李林甫好好干,若有什么大事要及时报告朕,等这次杜有邻案结束后,朕会升他的官!”

    高力士急忙点头应了,又告罪一声,这才慢慢退下。

    李隆基心情愉快地走回内室,立刻有宫女将门上的黄绫幔帐拉上,这时龙榻上地芙蓉帐里传来杨玉环娇腻的声音,“三郎,这么晚了高力士找你还有什么事?”

    “没什么大事,对了,上次你不是求朕提拔你堂兄一把吗?朕答应你,过些日便升他地官,你可要怎么谢朕!”

    从帐里伸出一支雪白的胳膊,轻轻拉了拉他,“奴家还能怎样谢你,快进来吧!外面凉。”

    李隆基抚摩她柔滑白腻的膀,龙体忽然一阵躁热,回头命宫女熄了灯,雄心万丈地钻进了春意无尽的芙蓉帐里。

    夜,还是一般的黑,长安城内万籁寂静,白日的喧嚣都沉默了、都睡着了,它在养精蓄锐,等待着新一天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