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便都站起来。临街的一个铺面掌柜亲自跑出来,道:“陛下,街市上乱哄哄的,请陛下先进店中安歇。”

    赵佶颌首点头,便在护卫的护送下进了店里,沈傲灰溜溜地跟上去,众人在店里坐定,外头仍是人山人海,不少人探头探脑,却又不敢进来,怕冲撞了圣驾。

    那掌柜给赵佶和沈傲斟了茶,赵佶便含笑着寒暄,道:“你这里的生意好吗?”

    掌柜回答:“托陛下洪福,好得很,小人虽是做买卖的,其实从前也读过书,若没有陛下的海政,小人只怕也不会有今日。”脸上lù出的感jī之sè不似作伪。

    说到海政,赵佶忍不住深望了沈傲一眼,颌首点头道:“朕看到泉州这般热闹,也觉得欢喜,本文字由贴吧提供,起点首发,转载请注明,文字仅供学习交流使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外头一个书生道:“陛下的海政是旷古未有的德政,陛下看看这泉州,都是因为这德政有的今日,百姓各安生业,人人衣食无忧,便是贞观盛世,依学生看也未必能有泉州的光景了。”

    这些书生见赵佶可亲,说话也没什么顾及,有人起了头,外头的人就一齐发言,须知泉州的书生和汴京的书生不同,只有真正感受到这种变化的,不会将这种变化避之如蛇蝎。

    赵佶听了,便笑起来,喝了口茶,道:“朕不过是尽心竭力,做好一个皇帝的本份而已。”到了这时候,他反而显得有几分谦虚,心里便想,今日算是真正地体察了民情,那些清流会党,处处抨击,朕居然差点失察,误以为他们是对的。

    赵佶今日的兴致好极了,既卖弄了一下,又听到这么多发自肺腑颂德,笑呵呵地寒暄,一点架也没有,还亲自作了一幅行书,送给这店家。海政衙门那边,听到赵佶和沈傲被人群围了,吓了一跳,吴文彩会同马应龙二人带着差役立即过来迎驾,好不容易挤出一条路。赵佶不舍地站起来,含笑向众人招了招手,一行人出了画坊,回海政衙门去。

    从马车上落下来,赵紫蘅鼓着嘴,今日虽然没有淘到什么真迹,至少沈傲和赵佶的两幅画落在了她的手里,虽然有些遗憾,却也有了补偿,兴冲冲地带着画去装裱了。

    赵佶朝沈傲招招手,一边走一边道:“这海政是我大宋的国策,绝不可荒废,往后再有人抨击海政,朕决不轻饶。你是朕的肱骨之臣,其他的事可以荒废,但是涉及到海政的,绝不能半途而废,耽误了国策,朕不轻饶你。”

    当赵佶意识到海政成了他的政绩,想法立即逆转了,若说从前沈傲是被沈傲推着往海政这个方向,可是现在,赵佶已经换上了一根大棒,颇有些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急不可耐。

    沈傲道:“陛下,海政要继续深入,还有一件事要做。”

    赵佶道:“你说。”

    沈傲道:“杀人!”他见赵佶脸sè变得有点不好,立即道:“当然,并不请陛下动手,这种事,当然是微臣代劳。”

    赵佶tǎntǎn嘴,道:“你自己决断吧,朕只做掌总,不问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