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嫌。

    鉴宝重要的素质在于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假设需要极其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活跃急智的大脑”求证时却又得要无比地细腻和一丝不芶的态度”沈傲先是大胆假设,随即再细腻观察,此时心中已有了几分把握。

    不过另一个问题又来了,既是中山礼器”可是中山国前后分为三个时期,分别是鲜虞中山、前中山国、后中山国,鲜虞中山定国陕北一带,很被晋国消灭,而前中山地处魏国境内,旋即也被魏国击败除国,后中山迁徙到赵国境内,以太行山为根基建国,后为赵国所灭。

    这三个中山国前后跨度数百年之久,若是不能断定他们的特征”就很难断定铜觥的年代。

    沈傲顿时又陷入了深思中”鲜虞中山暂时可以排除,因为这个时期的中山国在陕北境内,不可能受到当时河北燕赵文化的影响:至于后中山时代”当时的中山国已与中原文化彻底的融合,与中原各诸侯国并没有多少区别,暂时也可以排除。

    大的可能,就是前中山国,因为当时的前中山国已经逐渐迁徙到了河北”趁着三家分晋的时机迅建国,并且开始效仿中原文化,融合了一些燕赵文化的特点,与此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独立xìn。

    若是将其定位为前中山国的话,要继续推论就简单了,这样的礼器,绝不可能是一件单一的物品,应当成套是,不但要有觥,还会有鼎、鬲、簋、爵等名目尊多的祭祀用品。

    对于一个小小的中山国来说”要成套的冶炼这些青铜器并不简单,就算是在燕赵二国”要铸造一方铜鼎、铜爵、铜觥”也需动用数百工匠日夜劳作,而中山国本就地少民寡,要征集如此多的工匠是难上加难。

    那么”这铜觥就可以推论出应当是前中山国为鼎盛的时期铸造的,前中山国的历史不过百年”在位的君王只有两位,根本不需要去逐一研判,沈傲便将目标锁定在中山武公身上,这个中山武公,就是率领部落离开山区,向东部平原迁徙的位前中山国君主。武公仿效华夏诸国的礼制,建立起中山国的政治军事制度,对国家进行了初步治理,在他的生前,前中山国迅鼎盛起来,等他死后,他的儿刚刚即位,很地遭到魏国的侵略,三年之后”前中山国灭亡。

    可以想见,当时的中山武公羡慕中原文化,在建国之后,趁着和平时机”开始着手治理国家,并且将中山国推到了前所未有的强盛,他为了效仿中原各诸侯国,也开始动人力物力”建立礼器,以彰显自己身份,而这件铜觥,便是当时中山国礼器中的一种。

    沈傲略一堆算,已是信心十足,提笔在纸上写道:,“中山国礼器,铜觥,同威烈王时中山武公铸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