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副,归门下省辖,而副是对正的监督。

    但现在门下省内则冷清许多,中书省地文书已不再经过门下省审核,直接由政事堂下发尚书省,门下省地一百多人也就成了闲职,整天无所事事,再加上裴俊的管理风格较为松懈,应该是公务最为繁忙地上午,偌大的门下省中竟只有十几人,其他人或病或事,都各自找借口回家了,甚至左相崔寓几个月来只来过一次,其他时间都在位于皇城的尚书省兵部内办公。

    不过崔寓对张焕任职却安排得十分细心,将从前门下侍郎用的一些物品家什全部都换成了新的,又派人将房前屋后的积雪打扫干净,补种了许多树木。

    张焕的朝房是五间屋子的套房,有他本人办公的房间,一间会客室,两间文书录事处理公文的地方,还有一间屋子是供他小憩所用,房间宽大明亮,倒也十分舒适。

    跟张焕进京的两个文书,一个便是他的机要文书牛僧孺,另一个叫做秦密,学识渊博、精明能干,他是宣仁四年进士科探花,也是因出身商人家庭而落选吏部试,愤而投到陇右从军,被李双鱼推荐给了张焕。

    他们都是张焕的心腹,这次进京任门下侍郎,便带二人来上任。

    “都督,这里似乎没有一件公文。”牛僧孺翻了翻着桌上的一堆文书。眉头皱成一团。竟然全部都是邸报。

    “这里是没有什么公文,我们在这里主要还是处理陇右的军政事务。”张焕背着手在朝房内转了一圈,又回到二人面前道:“你二人都有进出大明宫地腰牌,每天上朝前轮值去我泉宅取信,那里每天都会有陇右地文书送达,在门下省专务没有恢复之前,你们二人就专门为我整理陇右的文书。”

    “属下遵命!”两人一起躬身施礼。

    张焕笑着摆了摆手道:“好了,今天你们四处走走。熟悉一下门下省的情况,自己去吃午饭,我现在去一躺朱雀门。”

    大明宫张焕已经轻车熟路,他没有骑马,而是坐着马车。在二十几名亲兵的护卫下穿过皇城。来到安置两匦的朱雀门。

    四匦一般放置在献策台上。朱雀门左右各二,但今天只是门下省的两匦摆出,位于朱雀门左侧约一丈高的两座石台上。

    每一座石台周围都有一百名士兵护卫,都是张焕带来的西凉军,穿着当年天骑营地军服,现在已经临近中午,看热闹的民众大多已经散去。李须贺还没有走。一般他不用每天出面,只在固定的时间来收集匦内的投书。

    但今天是两匦第一天亮相。李须贺身着大唐官服,气势威严的站在谏议时政地匦旁,整整一个上午,他都没有挪动过一步,而另一个伸冤陈屈地匦旁则站着门下省左拾遗,是一个约四十岁左右地官员,叫做万良,也就是长孙南方的二女婿,老婆问长孙依依借钱那位。

    此刻,谏议时政的匦旁正好来了几个日本商人代表,拿着一份投书,他们希望大唐朝廷能准许他们将一些先进的纺织工具带回日本。

    不过他们却不认识两匦上的篆字,而翻译又不在,急得叽叽呱呱问个不停,想知道他们的投书应该放在哪个匦中,万良虽然听不懂他们说什么,但他是知道李须贺就是日本人,便对几个日本商人向李须贺指了指,示意他们去找那个人。

    几个日本商人见李须贺长得和他们一般矮小,而且模样也颇有乡人气息,顿时激动得将李须贺团团围了起来,仿佛在异乡见到亲人一般,七嘴八舌地述说什么。

    但李须贺却板着脸,丝毫不理会几个日本同胞,他是堂堂大唐人,岂能认识倭人?岂能听懂倭语?过了一会儿见他们不肯散去,便厉声喝道:“我怎么会听得懂日本国语,你们再胡闹,休怪我拿你们见官!”

    几个日本商人一吓,都不由倒退几步,失望地望着这个和他们一般模样的大唐官员,他也不懂日本语。

    这时已是午饭时间,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