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便由此成功地除掉了皇甫惟明。

    下一个目标便是王忠嗣了,王忠嗣从小在宫中长大,和太子亨的关系极好。如果太子动逼宫。那王忠嗣无疑就是马前卒,李隆基怎么可能容忍他久掌兵权。

    但王忠嗣任河东、朔方节度使已久,在军中势力根深蒂固,为了成功将他调离朔方、河东,李隆基便走了一步险棋,同时任命他为朔方、河东、河西、陇右四镇节度,掌大唐精兵二十余万。

    当王忠嗣的重心转到陇右后,李隆基便顺理成章地解除了他朔方和河东两个节度使之职。下一步就是如何拿他下狱了,李辖基需要一个光面堂皇的理由,而王忠嗣拒不进攻石堡城,便给了李隆基一个最好的借口。

    “陛下,李相再已在外等候了。”

    李隆基一摆手,“宣他觐见!”

    李林甫是他养的一条狗,现在是需要用狗的时候了。

    片刻,李林甫快步走进御:“臣李林甫参见皇帝陛下。”

    “相国免礼”。

    李隆基轻轻摆了摆手笑道:“今天本是休息之日,联因为临时有事将相国召来,着实有些抱歉

    “陛下,相国无休日。”

    “说得好!”李隆基微微一笑,便从一堆奏折中取出其中一本,道:“耸尚书请求致仕的事情你已知晓了吧!”该罩节由抱书吧四日据书友)上传

    李林甫点点头,也是凑巧,工部尚书陆景融刚死,礼部尚书席豫便也跟着病重了,昨天已正式提出辞去礼部尚书和中书门下之职。

    “陛下,臣昨日已去看过席尚书,他确实病重,不宜再任朝职,望陛下恩准其致仕

    李隆基翻了翻奏折,随手将它扔在御案上,有些漫不经心道:“联已经批准了,可这样一来,礼部尚书之位空出来了,相国不妨替联考虑考虑。这个位子可由谁来补填?”

    李林甫心中默然,实际上应该是工部尚书和礼部尚书两个位子空出来了。而圣上只提礼部尚书,这就说明工部尚书的位子圣上已经定下来了,这会是谁?杨慎矜,除了他不会有别人。

    李林甫心中一阵叹息,看来圣上是铁下心要给自己安一个对头了。

    “陛下,太子太师、徐国公萧嵩德高望重,才干出众,臣推荐其为礼部尚书

    李隆基摇了摇头,“萧嵩清誉不嘉,联绝不用他,相国可另推选别人。”

    李林甫又沉思片刻,苦笑道:,“臣也一时想不出合适人选,请陛下容臣三思。”

    “好吧!此事不急,待新年后再决定

    说到这,李隆基又取出一本奏折放在御案上,轻描淡写地说道:“左卫大将军董延光告王忠嗣拥兵自重,现王忠嗣已下大理寺待

    “请陛下放心,臣会慎重处理此案”。

    从兴庆宫出来,李林甫的心情有些沉重,圣上一方面在继续用他,而另一方面,对他又有防备之心,通过竖立杨慎衿来告诉所有的朝臣,背叛他李林甫也一样有好果子吃。这种一手拉一手打的驻臣之道着实令他胆寒心颤。

    李林甫暗暗叹息一声。思路不由又转到了王忠嗣的身上,他当然很清楚圣上为什么要对付王忠嗣,这一次,太子还能逃得过去吗?

    马车进入了平康坊,又行了片刻便在府门前停了下来。他见门口的栓马桩上有一匹马,眉头一皱问道:“是谁来了?”

    门房跑下来禀报道:“老爷,是中郎将李庆安来了,他说有要事求见老爷

    “李庆安?,李林甫不由有些奇怪,他会有什么要事,难道是”

    “他现在在卑里?”

    “回禀老爷,他在客房等候。”

    “立刻带他到书房来见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