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方疾奔而去。

    ........

    平壤城,十万唐军已经悉数登陆了,其中有六万骑兵和四万步兵,平壤城外,已经扎下了一眼望不见边际的连营,唐军一路乘船而来,很多中原士兵都不适应海上的颠簸,精神困顿,身体疲惫不堪,他们急需休整,唐军主将李抱真当即决定,大军就地驻扎,休息两天,再出兵向北。

    大帐中,李抱真、赵崇节和哥舒曜三人围在沙盘前,商量着他们下一步的行动。

    李抱真用木杆指着沫江道:“刚刚得到消息,契丹联军正在沫江和渤海新罗联军激战,现在不知战况如何?”

    “契丹人是否已过江?”赵崇节眉头一皱,有些担忧的问道。

    “听说已经过江了。”

    赵崇节摇摇头苦笑道:“若是过了江,渤海军就必败无疑了,渤海军拥有隔江拦截的地形优势,尚不能拦住契丹人,还让他们过了江,不用想也能知道这场战役的结果。”

    李抱真和哥舒曜都十分赞同赵崇节的分析,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大将,当然明白这个道理,被敌突江而过,士气必衰。

    李抱真又仔细看了一下沙盘,对两人道:“你们看见没有,契丹人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集中兵力拿下龙泉府,攻占了渤海国都城,渤海国离全部灭亡也就不远了,所以我们必须要尽快北上,提振渤海的士气,让他们再坚持几天。”

    赵崇节不赞成立刻出兵,他道:“可是很多士兵都身疲惫,必须让他们休息,以恢复体力。”

    “我也知道,所以我才想找你们商量。”

    李抱真看了看他们两人,“我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挑选身体条件较好的的一万军队为先锋军,先向北进,让渤海国知道我们的到来,你们以为如何?”

    赵崇节又接口道:“那这样契丹人也会知道我们到来,我们就无法再行偷袭之计。”

    李抱真笑道:“一两次偷袭或许能多杀伤一些敌人,但那只能是战术上获利,而让渤海国人知道我们到来,那却是具有战略意义,所以我们宁可不要偷袭,也要尽快实现战略上的成功。”

    哥舒曜对李抱真的想法深为赞同,他点点头道:“我手下有一万骑兵,便是当年跟随我父亲南下的陇右军,他们久在荆襄,已熟悉水性,这次出海都没有晕船,现在他们的状态很好,我可以率领他们为先锋,如果有可能,我想先截断契丹人的粮道。”

    “好!”李抱真当即答应,“那就麻烦哥舒将军率一万骑兵为先锋,早传捷报。”

    “请将军听我的好消息。”哥舒曜一拱手便大步向帐外走去。

    当天晚上,哥舒曜便率领一万精锐骑兵北上了。

    ........

    从平壤城到中京显德府并不远,中间隔一个鸭渌府,两天后的清晨,哥舒曜率领一万骑兵抵达了鸭渌府的府城所在,神州城。

    唐军的突然到来让正惊慌失措的鸭渌府民众欣喜若狂,整个城池都了,鸭渌府尹率领三百长者跪迎唐军到来,数以万计的居民敲锣打鼓迎接唐军入城,他们用面饼、用水果,用鸡蛋、用鸡鸭、用野味,用他们的一切食物来犒劳唐军的到来。

    激动的泪水在每一个人的眼中闪烁,几百年来,还从来没有哪一支军队能得到唐军这样的待遇,他们被视为拯救勃海国的最后希望。

    但就在这时,哥舒曜得到了一个极为重要的情报,一支三万人的契丹军正向鸭渌府开来,他们已经到了鸭渌江的对岸,距离江边不足十里,而神州城北五里外就有一个渡口,这里是这一带唯一的渡口,很显然,这里也将成为契丹军渡江之地。

    神州城立刻安静下来了,所有民众全部入城,城门紧闭,家家关门闭户,欢天喜地的大街上变得空无一人,整个城池仿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