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自己身份!”

    卫伯yù看了一眼李庆安,他也不敢吭声了,两员主将之间的矛盾当然会有李庆安来调和,谁现在跳出来,谁就是替罪羊。

    半晌,李庆安冷冷道:“我昨天还在说,李归仁和李怀仙的矛盾我们可以利用,没想到今天我的军队里也出现了两个李归仁和李怀仙,我不知道这是安禄山的幸运还是我李庆安带兵无方,还是要置酒给你们两人赔罪,你们需要吗?来人,给我摆酒!”

    李嗣业和李光弼同时单膝跪下,李嗣业向李庆安请罪道:“卑职狂妄无知,有负大将军重望,愿受惩罚,以平息大将军的震怒。”

    李光弼也道:“卑职不顾大局,心存sī念,也愿受大将军惩罚,请大将军息怒。”

    李庆安摆摆手,对众人道:“夜已深,大家都回去吧!”

    众人纷纷站起身,向李庆安施一礼,便离开大帐了,李庆安又对李嗣业和李光弼二人道:“你们也回去,我想独自安静一下。”

    两人无奈,只得施一礼,出去了,尽管如此,两人依然没有当着李庆安的面和解,也不说话,便各自走了。

    李庆安望着他俩走远,不由摇了摇头,都做到这种级别的高官了,两人都还像愣头青一样,一点不会做表面文章,这令他感到一丝失望。

    尤其是李光弼,虽然他说得很对,契丹人不会夜战不等于范阳军不会夜战,是这个道理,但他完全可以sī下给自己说,却偏要当着李嗣业这么多部属的面让他下不了台,李庆安不相信他连最起码的为人处世之道都不懂,这只能说明李光弼对李嗣业的成见很深了。

    李庆安背着手慢慢走出了营帐,外面月光皎洁,清冷的月sè洒在他脸上,映出了他眼中那深邃得令人难以捉mō的目光。

    坦率地说,他手下这些大将之间的矛盾,他比谁都清楚,他还清清楚楚记得他作为处罚将段秀实调回关内道时,李嗣业眼中那难以掩饰的高兴,段秀实和封常清的关系也一样不睦,封常清接替段秀实后,首先便是清洗了段秀实提拔的一些爱将。

    其实李庆安比谁都清楚,造成这些大将之间矛盾的罪魁祸首,就是他李庆安本人,至今安西节度使的位子还空虚未定,他在离开安西时曾经放话,他会在安西的大将中挑选一人,接任他的安西节度使之位。

    安西的主要将领,碎叶的段秀实、信德的封常清、吐火罗的李光弼、河中的李嗣业、北庭的崔乾佑、河西的荔非守瑜,这六员大将都有可能接替他的位置,但他正是他拖而不决,才使得这六人之间渐渐出现出了一种竞争势态,再加上一些他们个人之间的矛盾,这样,这六人之间便产生了一种互相竞争、互不信任的裂痕。

    应该说,这是李庆安的刻意所为,在没有找到一种防止藩镇割据的良方之前,他不能让一人独大,也不能让这六人之间的关系过于亲密,尤其在遥远的安西,由于空间的限制,朝廷对军队的控制力毕竟还比较薄弱。

    按照他的计划,将来他会让李嗣业守河中、让李光弼守吐火罗,让封常清驻守碎叶,让荔非守瑜驻守信德,李庆安所想到的办法,就是两年一轮换,并派御史监军,但这还不够,还要让各个大将之间产生矛盾,这样他们才会互相监督,互不买帐,就像当初哥舒翰向李隆基密告安思顺招募sī兵一样。

    作为一个领导,最害怕的就是手下团结和睦,从古至今都是如此。

    “大将军,在为两人之事心烦吧!”幕僚韦青平走到他身旁笑道。

    李庆安笑了笑道:“也没什么,他们俩的关系一向不好,发生一点小矛盾,我不会介意。”

    韦青平叹了口气道:“我现在才明白大将军为何一定要赶来河东,亲自指挥战役了,也只有大将军才能镇住他们,协调他们之间的配合,否则,后果很严重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